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成为推动读书的人VIP免费

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成为推动读书的人_第1页
1/2
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成为推动读书的人_第2页
2/2
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成为推动读书的人2013年03月25日中国教育报陈琴(浙江富阳教育集团特级教师)在我的博客里,经常收到陌生朋友的纸条,询问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些询问者,都深为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而焦虑。我通常会回复他们:“去读一本名为《朗读手册》的书,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是虔诚的阅读者,然后再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品质。”我之所以要家长躬自厚而薄责于孩子,是因为我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了一条真理:就阅读而言,孩子绝对是父母的忠实模仿者。我女儿今年七岁,称得上典型的“书虫”。她的阅读是从三岁多开始的,我并没有过多做提早阅读的训练,但我不相信她是无师自通的。三四岁左右,她出门总要带一本书在身边。因为,她发现妈妈出门也是总会拿一本书在手上。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她外出时带的书是根本没时间看的,尤其是跟小伙伴们玩耍时。我从来不笑话她这个顽固的举动,也不允许家人打击她这个不可理喻的癖好。终于有一天,在公园的草地上,女儿玩累了,跑回我的身边坐下,静静地依偎着我,拿出她的书翻阅起来。以后,这样的静读时刻越来越多。作为母亲,我有足够的耐心把自己的阅读形象投射在女儿的心田里。我每天大声朗读的每一句诗文似乎都能令女儿过耳不忘。我并不要求她跟读,她也只是听,有时甚至并不用心听,你却实在想不到,有一天,我诵读过的那些文字,她会突然背诵出一大段一大段来:《滕王阁序》、《长恨歌》、《大学》、《老子》以及《诗经》、唐宋诗词中的两百多首长长短短的诗文都是这样背熟的;《小王子》、《爱心树》、《窗前的小豆豆》……都是这样被她从书架上取下来一本本蚕食掉的。她还常常把一本书反复地读,仅《爱的教育》就读了26遍。我没有刻意训练女儿的阅读,只是常常想,一个好的阅读推动者,首先应该把自己的家人变为优秀的阅读者。作为教师,我也将对读书的这份热忱倾情传递给学生,从他们身上,我惊喜地发现,对阅读的热爱有着巨大的传染性。每带一个新班,我都会不遗余力地创建班级读书会,而且让学生的父母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每周五,我们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一个小时左右的诵读活动。一开始,没几个家长主动参与,他们大多认为读书只是孩子的事,即使来也只是监督孩子而已。但时间久了,家长发现孩子们诵读的内容竟然都是自己年轻时错过的书籍,便会跟着孩子一起开口诵读了。学生小许的父亲有一天对我说:“陈老师,我们现在都是孩子的学生。她每天读的文章我们都积极地跟着读,可以说我们是跟着孩子重新补文化课。”学生小羊的妈妈是一个大企业家,有一天她告诉我:“儿子昨天写了一句话给我,还叮嘱我说,要是想把企业办得更好,就一定要好好读透这句话: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我心想,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不得了啦!他这是逼着我赶紧读书、赶快学习呀!”培养一个爱书的孩子,带动一个阅读的家庭,改良一个社区的精神风貌——我是这样来定位阅读的使命的。教育本来就肩负着移风易俗的职责。每个周末,我们班的吟诵小组总是准时出现在社区,孩子们带着爸爸妈妈走进田野山林,大声吟咏——这是我愿意看到的风景,比孩子们交给我的任何一份作业都更为神圣想想看,我们的家长能放下一切尘世的缠身事务,每周拿出两三个小时,跟孩子1共度一段如此纯净的阅读时光,多么美好!于此,我也发现自2008年自己入选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以来“推动读书”这个行动已成为我自觉担起的使命。令我欣喜的是,我的学生已然是比我更优秀的推动读书人物啦。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良好的教育?雅斯贝尔斯的这本论教育的小册子是我最钟爱的教育著作之一……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n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n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n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n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成为推动读书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