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学科分类_小学_课题名称抓“五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课题主持人_董朝辉课题组成员李春丽李锲琰僧淑茹张灵霞陶海霞主持人工作单位三门峡市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申请日期__2009年5月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号填表说明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省辖市教研室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一般为1人;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至少1人,最多6人。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五、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通信地址:郑州市西里路54号1号楼,邮政编码:450000。联系人:杨伟东联系电话:0371-66256934E-mail:ywd5@sina.com2一、基本情况二、课题设计论证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主持人姓名董朝辉政治面貌党员性别男年龄36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称小学高级学科专业语文学历学位大专起止时间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工作单位通讯地址三门峡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邮政编码472500固定电话0398—8665601E-mail移动电话主要参与者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学科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董朝辉男36小学高级小学语文大专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李春丽女41小学高级小学语文大专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李锲琰女38小学高级小学语文大专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僧淑茹女33小学高级小学语文大专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张灵霞女35小学高级小学语文本科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陶海霞女36小学高级小学数学大专灵宝市城关镇西华小学预期成果(在选项上打“√”或加黑)A.专著B.研究报告C.论文D.其他预计完成时间2011年8月3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专业”强调了语文知识的储备和处理能力;“成长”则强化专业知识的动态充盈与综合素质的有序提升,教育工作是一种专业,教师应不断寻求专业成长。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愈加迫切。结合当前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目的是教师通过自身的素养提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也就是在师生共同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又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条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果不能明确起点、状态及基本特色,恐怕所有“语文名师”之名都值得怀疑。探讨清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话题内涵,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对于新课程改革及至整个教育改革,都是必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比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教研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语文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主力军。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勇于在这条路上迈开大步。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持续过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新课程实施以及教师个人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为深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所需的专业素养内涵,明确今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引领教师关注自身内涵建设,更好实施新课程,我校特设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的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以素质教育的新思想为理论依据;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为依据。(三)研究目标1、探索一套适合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容,拓展教师的发展的空间,积极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