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奠基人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奠基人--------司汤司汤达达横刀立马的拿坡仑是于连心中的偶像温柔善良的德·雷纳尔市长夫人身穿黑丧服的玛蒂尔德司汤达司汤达•亨利·贝尔,笔名司汤达,19世纪法国杰出的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在他那个多才多艺的时代无疑是心灵最复杂的人物之一”。以作家之名流芳百世,但他首先是社会与人心的观察者;其次又是军人、官吏、学者和外交家。他的生涯充满传奇般的激情,他的思想具有形而上学式的玄奥,他的创作则凝结着冰冷的真实。生平与创作生平与创作•1、“在母亲去世的一刻,童年时代的一切欢乐都结束了。”童年喜欢数学。•2、1805年与一个美丽的女演员梅拉尼坠入情网,失恋后走投无路,重返军队。•3、1812年,随拿破仑远征俄国,亲身经历莫斯科大火。1814年帝国垮台,他前往米兰,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旅居生活。•4、起过14回自杀的念头。•5、墓碑上刻着铭言:“米兰人亨利贝尔长眠于此,他生活过、写作过、恋爱过。”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恋爱分成四种基本类型:激情爱、欣赏爱、肉体爱和虚荣爱。从而建起了他的恋爱论体系。文艺论著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1825)•在书中他以假设古典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通信的形式,批驳了当时法兰西学院对浪漫主义的攻击,主张文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反对盲目模仿。《红与黑》《红与黑》•《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小说根据一则新闻报道改编。1827年,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看到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谋杀案。一个名叫贝尔德的青年家庭教师,成了这个家庭主妇的情人,事情败露后,由于怨恨和绝望,家庭教师杀死了那个主妇。司汤达根据这则报道,写成了长篇小说《红与黑》。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政治内容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其副标题是《一八三O年纪事》,由此可看出司汤达十分关注法国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并极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表现它。•作品首先表现出19世纪的法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唯利是图成风,金钱成为人们行动的惟一准则。•作品在对法国社会黑暗大张鞭挞的同时,对反动的宗教也充满了强烈的憎恶。于连形象于连形象•于连短暂的一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走过一条这样的道路,即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红与黑》《红与黑》•性格系统结构:自尊-自卑/生性敏感/雄心-野心刚强坚毅确立自我向往民主反抗-妥协/善心不泯/虚伪-正直/个人奋斗是根本特征。结论: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的典型。反对“野心家说”、“伪君子说”、“革命者-民主战士说”。三个环境两次恋爱三个环境两次恋爱•德瑞那夫人,带有作家本人的审美理想,作家本人有俄底浦斯倾向。几近完美,出身贵族,无贵族的坏习气;具有极大的同情心;恪守作为一个女性的道德,不轻浮;深深忏悔,惩罚自己。开始她给人以逆来顺受的印象,后来不顾人们的中伤诽谤,去狱中探望于连,表示可以不要家庭、丈夫,要同于连在一起。--道德完美、容貌美丽、性格动人、爱情坚贞的完美女性。•玛特尔小姐,性格折射出奇异的光彩。她的性格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造成她的爱情走极端。她以放射状的态势把她的秋波、她的怜悯施舍给别人,导致她举动的戏剧性,从而使人觉得她十分吸引人。如勾引-冷淡于连,而又为于连的粗野而极端。如抱起于连的头狂吻。在最不合情理的地方折射出奇异的光彩。集自私、冷漠、骄傲、施虐与被虐的深层心理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