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拧螺丝钉的学问》胡海峰2015/3/27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2、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3、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教学难点: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示意图、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谈话:大家都见过驾驶员开车,你知道汽车的方向是由什么部件控制的?2、提问: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方向盘这种简单机械!揭示课题:汽车方向盘的研究。(板书课题)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或看电视画面,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4、交流观察收获。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⑶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轴上的物重(牛)小轮上的拉力(牛)大轮上的拉力(牛)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三、实践操作,迁移扩展。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用轮轴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⑵为什么要这样做?3、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简单机械?(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5、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或上父母工作的工厂、单位找找,还有哪些地方有轮轴?(自行车修理时用扳手拧螺丝、螺丝刀、磨房里的水车、自行车的车把、打蛋器、游船上的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