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备课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一、分析教材明确方向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虽然这是第一次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但孩子们从进入小学开始学数学,这种策略的应用就常伴随孩子数学学习的左右,如低年级在讲实际问题时基本上是离不开图形的,中年级学习分数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实际应用,这些都必须借助图形才能让学生明白,再如四年级的间隔排列的规律搭配的规律、乘法分配律的理解等这些知识都可以借助画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图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是解决几道关于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数学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形成主动的选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形成策略选择和应用的意识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标》的要求,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2)数学思考:使学生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借助图或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问题解决: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4)情感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教学目标,我把重点确定为: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产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难点为: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学生自主预学单、课堂操作辅助材料。学情分析:在本课学习画图的策略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画图的具体经验,比如画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等。但是,以前的画图主要是使得题目更加形象和直观,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无序状态。而今天的画图更主要的是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以解决稍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优化教程完成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我校“开放课堂模块导学”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一、唤醒经验,孕伏策略课始直接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板书。接着谈话:有人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有准备敢尝试,知道老师说的学习者是指谁吗?那你们准备了吗?尝试了吗?学生汇报通过课前自主预学的收获。交流尝试题时实物投影学生的三种解法:方法一:直接列式,用三步解决问题;方法二:画图,但列式与一相同;方法三:画图,一步解决问题。请方法三的同学讲一讲如何想到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从而得出画图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板书:画图)接着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小结画了图之后还要学会借助图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设计意图】必要的准备和尝试是获得新知的必由路径,因此,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自主预学。课始,汇报预学时的收获,(目的是再现和激活并为画图策略埋下伏笔,)再现有关长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为本课解决问题做好认知准备,尝试题的初次画图更是为下面探索画图策略作准备。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1、变换情境,灵活画图。(1)出示例1,齐读题。通过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