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和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章(课)第节本命年的回想第1课时总个教案主备人:陈萍审核人: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品有条理地展现春节民俗。2、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3、理解春节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俗文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俗文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作品有条理地展现春节民俗教学难点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设计预习作业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糁儿(shēn)涿州(zhuō)渍(zì)阖家(hé)秫秸(shú)(jiē)、剔(tī)簸箕(bòji)晾(liàng)生疮(chuāng)穿梭(suō)糖黏儿(nián)疙瘩鬏(gēdajiū)门槛(kăn)天麻麻亮(māma)二、了解文题、作者。三、向家中长辈了解家乡过年时的习俗。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一、导入新课(播放民乐《金蛇狂舞》,营造喜庆的氛围。)同学们,一听这欢快热烈的旋律,就会有一种过节的味道。过什么节?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一起到京郊运河的农村,和那里的父老乡亲一起过一个热闹的大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二、预习交流1、请学生上黑板环节2、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刘绍棠: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所著《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柳敬亭说书》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峨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始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师评讲,生订正“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一、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思考讨论:(1)作者称“春节”为什么?(2)“守旧”一词一般表贬义,这里作何理解?(“守旧”在文中有“恪守传统”的意思。)(3)作者小时候过年有什么特点?请用第一、三段的文字回答。(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2、速读课文,小组合作,归纳出作者家乡过年的十件事,同时找出这十件事发生的大概时间【用三四个字写出事件的主题词】明确: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畜备食物、送灶神、换门神、除夕守岁、拜大年3、讨论第四段交代的十件风俗活动多而不乱,很有条理,你认为能不能调换顺序?明确:①时间顺序②过渡紧密或明确交代时间,或使用承上启下的词语或句子。圈点批注法生讨论解决训练点拨提高”环节4、讨论:运河乡亲父老过大年时,不仅所有人都参与,而且他们要做的事是那么多,真可谓:普天同庆、热闹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得出,他们是很看重过年的。他们为什么如此看重过年呢?作者的运河乡亲父老采用这样的方式过年,除了欢天喜地地饱尝一年的劳动成果外,在丰富、隆重、火热的气氛中,还寄托着下面一些期盼: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果实;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5、思考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二、精读品析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往往不多几笔就能把某一生活情景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来,自己读读第四段,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示例:“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灾羊的哀鸣。站鸡笼子里,喂养了一个月的肥鸡,就要被开刀问斩。”明确:不说“村里到处”,而说“村南村北,村东村西”,这是作者在有意渲染宰杀牲禽的气氛。所有的人都在庆贺大年,作者是在渲染铺陈一种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似乎有点同情;肥鸡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