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用爱心唤醒孩子VIP免费

用爱心唤醒孩子_第1页
1/2
用爱心唤醒孩子_第2页
2/2
用爱心唤醒孩子这次三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我拿起学生的成绩单仔细地看了起来,惊奇地发现一向成绩差的小杭同学一下子前进了几名,而且破天荒地及格了,我倍感惊喜也很受鼓舞,说起这个同学,没有一科老师不头疼的。可以说,这个同学有着很好的家庭,父亲是企业家,自己开着工厂,母亲与我们也是同行,按理说,他是个应该受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可是,父亲虽然有钱,但认为教育并不重要,所以除了自己不管孩子外,也不让家里的其他人管,甚至包括他的母亲,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诸如:典型的不自觉完成作业,上课不听讲,和同学说小话,玩玩具,吃手指,走思。下课后和同学们打闹,劳动时更是“胜利大逃亡”。对老师的教育处分视而不见,毫不奏效。久而久之,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问题学生”,其他老师见了,都觉得这个学生无可救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给了这个学生更多的关注。首先,我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第一,自尊自卑,矛盾交织。在家里他有着充分的优越感和占有欲、表现欲,所以有强烈的自尊心。可是一到学校,虽然他也有优点,但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即使他有表现好的地方和时间,也很少得到承认和认可,他觉得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自尊心这时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养成了对学习毫无兴趣的表现。第二,意志薄弱,不愿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有上进的愿望,也常常在为此付出努力,但是许多学生往往不能持久,反复产生某方面的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弱点在于自身的惰性,经不得外界的压力。像小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光啃手指,盯住一个地方走思,不动脑筋去学习。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厌学心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其实这个孩子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首先,他愿意听老师的表扬。于是,我以此为切入点,努力发现其闪光点,进行“密切”接触,唤起他内心的激动与上进心。上课时,我不再给他纠正错误,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只要发现他注意听讲,就过去摸摸他的头说:“看,小杭今天的表现真好,谢谢你能尊重老师的劳动。”“小杭同学回答问题不仅声音宏亮,而且非常准确……”渐渐地,小杭上课时的眼球紧随着我,我经常给以鼓励的、赞许的微笑。他也因此显得神采奕奕,充满了自信。还有,利用班会课,语文课上的随机提问后,我也会经常面对其他同学说:“小杭同学进步真大,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小杭同学的作业能全部完成,而且质量很高”。等等。就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从小杭同学的进步中尝到了“赏识教育”带来的成功效应。从中我也得到了这样的认识,面对我们的小学生,我们教师的悉心教育和无限关爱,远远比老师有多高的学问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我们更要注意正确对待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遇到困难时给以热情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前进。用爱心唤醒孩子,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用爱心唤醒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