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研活动记录时间:12月5日地点:小班组办公室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教师主持人:王冰记录人:蔡满文活动内容:一课三研(一)1.教师演绎教学活动。2.针对选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环节的设计、操作材料的提供等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一、教师演绎教学活动。活动名称:小企鹅的新年礼物重点领域:科学探索活动目标:1.尝试利用不同的工具取出小礼物。2.感知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被冰块冻住的礼物、杯子、热水、锤子、有太阳的冬天、热水袋、吹风机等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出示小企鹅2.幼儿猜想小企鹅带来什么礼物?出示小企鹅的礼物(被冰块冻住的礼物)二、幼儿观察讨论1.礼物被冻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冰块特征)2.看看这是什么?摸摸看有什么感觉。(幼儿初步感知冰块的特征)看到冰块里面的礼物了吗?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礼物。提问:想要小企鹅冰块里的礼物吗?怎样才能把礼物取出来呢?出示并介绍工具(吹风机、热水、锤子等)三、幼儿尝试1.幼儿自己取冰块,进一步感知冰块特性。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硬硬的、凉凉的、滑滑的、)2.幼儿选工具,尝试取出冰块中的礼物四、幼儿经验分享礼物取出来了吗?你是用什么工具把礼物取出来的?小结:用锤子敲冰块碎了就取出了礼物,吹风机的热风把冰块融化了能取出礼物冰块放在热热的水里,在太阳下晒一晒,用热水袋捂一捂冰块都会融化呢!二、针对选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环节的设计、操作材料的提供等讨论交流。王冰: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小班组的老师们都陆续进入冬天《不怕冷》的主题,那么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一起探讨选择教参中的一个教学点,设计成一个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科学探索活动,并针对选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环节的设计、操作材料的提供等讨论交流。秦叶花:听到《不怕冷》的主题后,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冬天下着厚厚的雪,地上、树上、房子上都是雪,小河也都结冰了,相信很多孩子喜欢冬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下雪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堆雪人,结冰了,可以拿着小冰块玩,是不是可以以冰为主线进行探究。姜丽琼:是的,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冰了,冰的凉让幼儿有着最为真切的体会,在主题活动中有一个《不怕冷的小企鹅》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冰融化的一个特点,但它没有具体说明冰是怎么会融化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冰的凉和易融化的一个特点,活动的选材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相信幼儿对此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王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马上要迎新年了,我们可以冰些冰块,再在冰块里面藏些小礼物,是孩子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礼物,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把礼物取出来,比如说把冰着礼物的冰块放在太阳下面晒、放在手心里捂、又或者是借用小工具把它敲碎,孩子们一定会非常的高兴。蔡笑妍:那目标怎么定呢?需要感知冰块的特征吗?秦叶花:活动的目标可以侧重两个方面,第一条目标要具有可行性,使教师方便操作,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第二条目标可以侧重幼儿情感方面的,整个活动可以加入一个有趣的故事进行串联,富有童趣,便于幼儿理解。整个活动是围绕冰融化展开的,我觉得不需要把感知冰块融化作为一条目标,我们可以把这一冰块的特征隐含在活动中,目标是否可以设计成:1.尝试利用不同的工具取出礼物。2.感知探索的乐趣。蔡满文:这个目标的定位明确具体,侧重点也非常明确,那么我们可以在冰块里放些什么呢?应该选择一些小一点的物品,不然冰块太大,活动时间无法控制,礼物也要具有牢固性,不然有的孩子直接往地上扔,不巧扔坏了。秦叶花:对的,蔡老师考虑得很细啊,我女儿有一种小橡皮很小,跟指甲盖那么大一包里面有很多个,都是很卡通的形象,有水果的、人物的、卡通人物的,我觉得这个比较合适,最主要它是橡皮扔不坏。蔡笑妍:小礼物在冰得过程中也要很注意,如果礼物和冰块一起放入冰格子,它的重量一定会沉到底部,孩子在操作的时候,有的从底部厚冰的地方开始,有的从露出礼物的地放开始,会不会也有不同的效果。龚由: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吧,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