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冰心诗四首(导学案)课题冰心诗四首课型新授课案序第1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用艺术的形式抒发真挚情感、表现人生哲理的特点。2、揣摩诗句凝练的语言特色、奇巧的构思技巧。3、朗读背诵四首诗,感悟诗的形象。教学重点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教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延伸布置课前预习任务:1、熟读背诵四首诗,尝试默写。2、了解文学常识:冰心生平及其作品。预习课文:1、熟读并背诵。2、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课内探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请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导入新课。冰心(1900一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分组、个人背诵通过多种形式检查预习背诵的情况。少数同学上黑板默写《母亲》和《成功-1-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七年级语文(上)诗歌。的花》。三、小组合作,全班讨论。1、《母亲》中“心中的风雨来了”,“风雨”指什么?2、《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3、《纸船》一诗,找出其中表达“我”对母亲深切思念的词语或句子。重点讨论:谈谈《母亲》、《纸船》两首诗的区别。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答案交由全班分析。参考:1、指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等而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2、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对比,再用“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略。<<母亲>>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如“躲到你的怀里”。<<纸船>>是步入青年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侧重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四、继续讨论,品味诗歌。1、品味《成功的花》。猜一个人:他会成功吗?21岁生意失败,22岁角逐议员落选;23岁生意再度失败;26岁爱侣去世。27岁精神崩溃,34岁角逐联邦议员再度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他是谁?2、比较: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猜一猜这是谁?(林肯)思考问题。参考:A句表达的效果要好,因为A句别人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2-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七年级语文(上)重点讨论:花的成功历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读《嫩绿的芽儿》,思考问题。1、找出<<嫩绿的芽儿>>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相应的句子。2、找出描写芽、花、果色彩的词语,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它们什么特征?3、年青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找出原话作答。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为什么?5、小结: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不能只看到别人成功时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只要艰苦努力,不断奋斗,勇于牺牲,就会取得成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主要运用了拟人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借“芽儿”“花儿”“果儿”的口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2、嫩绿:显示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