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从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0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寓意,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学构想:教学中,教师只需重点指导第一次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小河与青草的密切关系。第二次对话就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自学来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由于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在教学时,教师可安排两次拓展练习,给学生以想像的空间,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一次是以其他人的身份学着小河来赞美一下小草,理解由于小草的作用,才会有如此清澈的河水。第二次是想像一下如果小河和小草都很骄傲,那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从而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的哲理。教学准备:录音、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写生字。学生学习过程: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图,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2、图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确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3、揭示课题:小河与青草。(指导读准生词“青草”。注意后鼻音与平舌音。)二、初步指导。1、自由读课文。(1)要求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加字。(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卡片。)指名读,并注意正音。小河边感谢河岸碧绿碧绿喜爱水分(2)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训练。1、教学第一自然段。(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怎样的?(填空)()的小河()的小草(2)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比较句子。(1)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2)弯弯的小河边,长了青青的小草。多了个“满”字说明了什么?3、指导朗读。4、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那么绿呢?(下节课再研究。)四、指导写字。1、教师边讲解边范写。青:上下结构。上面宽扁,下面瘦长。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草字头扁小些,“早”写得宽大些。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住: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单人旁瘦长,竖底下要露一点儿,“主”宽大,紧挨左边。2、学生练习描红,要求做到笔笔到位。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我们大家要学习河水和小草谦虚谨慎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