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讲学目标(标清重点、难点)一、目标:1、描述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2、学会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3、描述水生生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在活动中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二.学习重点、难点:1、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阅读P19-P24文字并观察并观察教材中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体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什么是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3、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脊椎动物分类标准是身体内有没有脊柱。4.鱼类可分为两大类即淡水鱼类和海洋鱼,淡水鱼类有1000多种,优良品种:鲤鱼和“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链鱼、鳙鱼);海洋鱼类有2000多种,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鲐鱼、大麻哈鱼、5、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是:一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能在水中呼吸。6.完成P22观察与思考讨论题12347、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尾部三部分。大多呈流线型,这样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8、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鱼成对的鳍有、;成单的鳍有、、。其中和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________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的运动主要靠和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向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7、鲫鱼的呼吸器官是。水通过口进入鱼鳃,水中的进入鳃丝中的血液,而血液中的进入水中,因此从鳃流出的血液是血,而流入鳃的血液是。进行完气体交换的水从流出。8、活着的鲫鱼,它的鳃是色,原因是。9、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通常被有,用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的协调作用游泳。10.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___11、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海马是鱼吗?12、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跳出水面,而天亮以后,鱼便停止浮头。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二)合作释疑在自己不理解的情况下由组长带领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统一问题答案,准备展示本组学习成果。(三)展示评价:根据老师的安排有序展示所学内容,脱稿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听随时补充和点评四:拓展延伸1、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A.摄食B.散发体内的热量C.吸收水分D.呼吸2.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对鲫鱼生活的作用是()A.保持前进的方向B.维持身体平衡C.使身体可以左右摆动D.摄取食物3.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B.尾鳍的不断摆动C.尾部和身体的左右摆动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4.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剪掉鲫鱼的胸鳍或腹鳍,鱼体将()A.不能游动B.不能保持前进方向C.不能保持身体平衡D.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5.下列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鳖B.海豚C.珊瑚虫D.虾6.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乌贼、章鱼B.河蚌、龟C.海葵、梭子蟹D.扇贝、海蜇五、拓展提升:1.人们在养金鱼的鱼缸内,通常放置一些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观赏价值B.增加水中氧气C.提供鱼的食物D.清除水中杂质2.用鱼缸饲养金鱼时,如果数量过多,就会出现金鱼频频浮头,并导致死亡,这是因为()A.食物缺乏B.氧气不足C.空间太小D.相互攻击3.在做观察鲫鱼的实验时,往往已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A.预防人类捕捉B.减少运动阻力C.保持鱼体表湿润D.辅助呼吸4.生活中人们有这样的经验,鱼离不开水。将活鱼从水池中取出,不久便会死亡的原因是()A.体表干燥B.无法呼吸C.身体内缺水D.血液循环停止5.到水产品市场买鱼时,判断鱼是否新鲜,要看鱼鳃的颜色,新鲜鱼鳃的颜色应是()A.灰白色B.鲜红色C.暗红色D.白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