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2929、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一课时)2015年4月23日星期三第1节设计人:知识清单11、、识记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识记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22、、理解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理解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33、、把握演讲辞的语言特点。把握演讲辞的语言特点。学习目标11、、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22、、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重点11、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理解作者的革命情怀。22、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难点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把握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预习指导阅读课文,课外了解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指导设计个性设计一、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革命进程中,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新闻出版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士。宋庆龄称赞他“精神爱国”,在他去世时,毛泽东同志题词说他“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为他题词说他“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他是谁?邹韬奋(1895-1944),中国新闻出版界是最优秀、最有影响力者之一。他被称为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政论家、出版家、散文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今天我们学习他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二、认真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1、作者为什么自称“兄弟”,而不称“我”或是“本人”“鄙人”呢?明确:有意缩短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和对方平等、亲近。而缩短心理距离,是顺利交流的关键。2、作者为什么觉得在看守所里心安理得,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试以概括。明确:一是做大众的事情;二是没有出卖他人。3、模拟作者的语气和口吻,大声说出作者的坚定信仰和决心。明确:兄弟愿意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4、概括这篇演讲词的特点。明确:条理清楚、感情真挚、言简意赅。三、邹韬奋的人格魅力1、韬奋在1937年时自己曾说:时光过得真快,我这后生小子,不自觉地干了15年的编辑。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2、韬奋因为做编辑“亡命过,坐过牢,是个穷光蛋,被家族埋怨得要命”,那他为什么还要做编辑?你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努力于大众所要求的事情,无论力之大小,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抗战的胜利)个人心目中,惟大众的事,务须和大众有益,以前皆可以不管,但愿今后能合作。(凡事以大众为重)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对革命事业无私奉献)3、邹韬奋写有一条幅“保卫祖国,为民先锋”,结合课文和和邹韬奋的事迹资料谈一谈,他是如何实践这一诺言的。测效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