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单元备课)单元名称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单元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元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12课时单元教学措施1、注意所学知识与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学校检查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第1次:2014年3月10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有序观察、分类比较等学习方法。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学习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学习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质疑引导。学法: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6个面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相等长方体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8个顶点教案附页附件一:拓展材料()附件二:作业设计()附件三:其他参考资料()附件四:教学反思()学校检查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7-29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五的1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复习: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图形?2、出示P27主题图,看图说一说:这都是什么?是平面图形吗?3、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先来了解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认识立体图形中的面、棱、顶点(二)、自主学习(例1):1、(观察长方体纸盒,解决下面的问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3)、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4)、长方体有几个顶点?2:检测:回答问题,完成P28填空3、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长(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完全相同,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三):合作探究(例2):1、小组合作,制做长方体框架。2、解决问题:(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2)、每组棱的长度怎样?(3)、长方体中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什么?3、认识长方体的透视图。三、巩固练习: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2、完成练习五的第1题。四:小结。五:作业:(见附页)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长方体6个面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8个顶点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教案附页)《长方体的认识》作业设计与教学反思长宽高高一、作业设计:1、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2)、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2、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