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慈母情深梁晓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较好把握课文内容。3.概括母亲形象及品质,理解慈母的深情及“我”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4.学习抓住典型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的方法。5.学生通过学习本文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母亲对自己的深情。【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作者简介梁晓声(1949—)原名梁绍生,哈尔滨人,祖籍山东荣成。著名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历任农工,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下乡时期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等,并发表大量散文、杂文、随笔及电影、电视剧剧本,至今累计1000余万字。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1982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短篇小说《父亲》分获1984年全国中短篇小说奖。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祈祷()jié()ào()不驯怂()恿()()疮褐()色虎视眈眈()疲惫()攥()紧3.根据意思写成语。性情倔强不驯服。﹙﹚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形容事情重要,不能轻视。﹙﹚二、整体感知1.本文写哪两件事来刻画慈母形象的?2.试着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3.作者是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形象的?4.作者描写母亲艰辛工作的场景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什么作用?【中考链接】(2012年天津中考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寖泡在盏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A.缭绕荡漾歇息B.环绕荡漾栖息C.环绕飘扬歇息D.缭绕飘扬栖息(2012年天津中考题)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B.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的形象带来良机。C.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D.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2年天津中考题)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C.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印款,印饰。D.网路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达标测评】阅读《慈母情深》中母亲带“我”到派出所要回小人书的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从母亲的“静坐斗争”中感受到“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不写母亲为了孩子一反其性情,与警察大吵大闹,据理力争?2.文中对派出所门外的红灯的描写,有人认为过分夸张了,不真实,你觉得呢?3.文中写母亲,有一个动作描写重复了多次,你发现了吗?在文中将语句划下来,并试着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葛里高利”对母子俩的态度前后判若两人,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拓展延伸】母亲的心(2012年哈尔滨中考)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