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话题作文高中话题作文专题讲座专题讲座poseiton写作流程操作(第一讲话题作文的构成)(第二讲话题作文的审题)写作流程操作(第一讲话题作文的构成)话题作文的构成1.背景材料2.提示语3.话题4.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可以看作需要阅读的文章,审题时需要调动阅读所具备的能力:(1)筛选信息的能力(2)阐释隐语的能力(3)整合信息的能力(4)概括主旨的能力背景材料通过筛选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概括主旨,确定自己文章的中心(原材料的主旨,一般来说就是你文章的主旨。即你的文章的中心从大方向上来说应该与背景材料的中心是一致的。)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使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背景材料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2001年的高考题“诚信”,我们就可以通过“人生路上”、“把诚信抛进水里”而留下远不如“诚信”珍贵的“美貌”“金钱”这些信息得知,这个年轻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不可取的,寓言的寓意是在批评不重诚信的人,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这就告诉我们,作文应围绕“诚信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这个中心来写。背景材料心灵的选择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背景材料2002年的高考题“心灵的选择”,“深知”“腿已经迈不开了”,说明主人公的生存已受到严重的威胁;“心灵深处翻江倒海”说明其在生与死、灵与肉的痛苦抉择的过程中有着一番触动心灵的撞击;“毅然决定”说明他在独处的情况下,战胜了心中的“小”,做出了美好、崇高的心灵选择。这一材料的主旨很深刻,决定了你的立意也应围绕这一深刻主题写,而非一般的选择。背景材料1.对取材的范围有提示性作用。2002年高考的“提示语”是:“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从“你”到“我们”,这不仅仅是一种人称上的变化,更是在选材时空领域上的一大拓展:亲身经历的或耳闻目睹的,个人或集体、社会的,只要能写出心灵方面的选择,均能进入写作选材的范围“你”,则限定了考生必须写自己的“实例”,这在一定程度上捆住了考生的手脚。而换用了“我们大家”,则扩大了选材的范围,为考生松了绑: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既可以写遇到的,也可以写见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提示语2.对话题切入的角度有限制性作用。1999年的高考作文“提示语”:“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这就预示着行文应该从“人的记忆移植”的角度上切入,而不能写一般动物之间的“记忆移植”。2001年的高考作文的“提示语”:“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在构思时从反面切入为佳,或记叙“诚信”被抛弃之后的遭遇、后果,或阐述“诚信”被抛弃之后的深思、感想等。提示语3.对立意的重心有倾向性的暗示作用。2000年高考作文的提示语:“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