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不仅是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几何学习的非常重要的起始内容。学生已具备最初步的直观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能力,和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但对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些特征认识不足。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很容易想到把长方形纸左右对折、上下对折,但有些同学不知道这么做说明什么;在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时,往往只注意对边相等,忽视沿对角线对折来验证邻边相等。三、教法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四、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形,分类。师: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认识四边形师:像这样有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谈话:这里有我们最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也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你能指一指它们的四条边和四个角吗?3、教学对边1师指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面对面的,它们就是一组对边。(对边)你能指一指另一组对边吗?4、揭题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今天我们就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它们的特征。经历分类,认识四边形,这个环节中我又安排了‘对边’的教学,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试教当中老师给我提意见学生对‘对边’的理解不够,故这里特意安排对边的教学。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探索长方形的特征步骤:1、观察长方形,大胆猜测特征。师:我们先看到长方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大胆猜一猜它会有什么特征呢?2、猜想证明自己发现的方法。师:小朋友的猜测对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请小朋友4人一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方形,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证明自己的想法。学生动手操作。3、先独立操作证明自己的猜想再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方法及发现。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组长填写好记录单。4、小组汇报探究方法及结论,适时教学长与宽。师: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发现?5、教师引导总结长方形边角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直角)探索正方形的特征步骤:1、总结探索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折量比)2、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正方形的特征。3、学生汇报,教学正方形的边,总结得出正方形的边角特征。(四边相等,四个直角)4、学生读记特征,同桌互说。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请你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引导孩子们探究长方形的特征,让他们观察长方形,猜一猜长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并试着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概括得出长方形的特征。接着引导孩子们总结研究方法,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通过让学生在探索出图形的特征后进行比较,寻找异同,既能加深学生对两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又能在比较中欧2发现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归纳总结能力。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1、说说其他几条边的长度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老师来考考你。黑板上长方形的这条边长25CM,你能知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