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练在我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178号【摘要】本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探索合作学练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心理、生理、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以及合作学练教学组织形式的可行性及其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积极影响,旨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个性,改革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学习氛围,为中学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添砖加瓦。【关键词】合作学练羽毛球模块教学终身体育1.问题的提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基本理念是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合作学练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活动为主,学生之间利用多种因素互帮互学,所有成员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展开学练上的合作。合作学练既是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又是发展心理素质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2.研究对象、时间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八年级①④⑧⑩班选项为羽毛球(共84人.男12人.女70人)为教学的实验对象。其中①⑧班(共42人.男6人.女36人)为实验班,④⑩班(共42人.男6人.女36人)为对照班。学生身体发育正常,文化学习、思想品德均处于良好状态。2.2研究时间2014年9月—2015年5月2.3研究方法2.3.1文献资料法:查阅、收集有关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现代教学方面的论著和数据,研究摘录有关理论依据。2.3.2实验法采用对照实验法,实施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上,对教师、学生和其他常规教学环境条件均不变,羽毛球教学目标不变。对照班(④⑩班)按八年级羽毛球单元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进度由教师组织安排教学。实验班(①⑧班)按八年级羽毛球单元教学目标要求,采用合作学练安排教学,教师引导及分类指导。为了避免实验班、对照班在实验前存在系统差异,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表2)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身体素质对比实验班对照班P身高(厘米)158.2±3.3159.7±3.4P>0.5体重(公斤)41.1±3.440.6±3.5P>0.5100米跑15.8±1.315.8±1.28P>0.5立定跳远198±0,8200±0,5P>0.5女800米跑/男1000米跑3.56±53.46±6P>0.5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羽毛球方面调查喜欢羽毛球运动吗?羽毛球技术如何?喜欢不喜欢一般好较好一般差实验班(男)2人3人1人1人1人2人2人实验班(女)10人10人16人4人7人13人12人对照班(男)2人2人2人1人2人1人2人对照班(女)11人10人15人4人8人14人10人表1、表2的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以确定两组非教学实验因子齐同。2.3.3合作学练的基本做法以羽毛球单元教学目标要求,按运动基础自由分组(每组4至6人)。各组选出组长。①班共分成10组(男生1组、女生9组)⑧班共分成10组(男生1组、女生9组)各小组根据羽毛球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及本组同学的羽毛球技术基础,自行制定每课练习目标要求及练习内容,不一定按高一羽毛球单元原教学进度安排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学习速度、练习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学练,讨论探究、互相帮助、自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各组学习群体的具体情况,结合群体的各自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及分类指导。辅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任务。3.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3.1研究结果经过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合作学练的最大优势,是在教学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能动者,又是具有主体地位的受动者;在合作学练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能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潜能得到了开发,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以羽毛球发球单元为例。运动技能教学达成目标除了掌握基本的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外,还安排各组拓展掌握击打后场高远球方法的其它动作方式,看谁掌握击打球的方法最多。其测评结果对照如下。(见表3.表4)表3正手发高远球考核对照统计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实验班(男)4人1人1人3人0实验班(女)10人12人7人7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