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2.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3.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4.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二、教材分析“金属和金属材料”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其中课题1首先介绍了金属的物理特征,广泛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得出物质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在介绍合金时,通过合金与纯金属的对比,得出其相较于纯金属的性能特征。课题2以常见金属为代表,运用科学探究方式,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此课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只是当配有大量的实验之后,这些疑难问题在思考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变得有规律可循。课题3着重联系生产实际,知道铁矿石炼铁的方法,认识金属生锈的条件,了解防护措施,从而认识保护金属资源的意义。金属材料属于生活中常见的重要化学物质,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金属材料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所以教者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大家熟悉却又不知所以然的问题,由此过渡到化学的学科知识中,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理念。三、学生分析“金属和金属材料”这单元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及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材料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如铝合金门窗、不锈钢餐具、交通工具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学习情境素材,因为熟悉,所以,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这些物质与人类生传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能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作风。之前新授课中,学生已经逐课题地进行了学习,对书本中介绍的常见金属还比较熟悉,对金属的性质、合金的利用及金属的锈蚀问题等也有了初步的熟识度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可是缺乏深入了解,应用已有知识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还不能灵活地从化学理论角度去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对知识点不够熟悉,应用变换能力还不够强。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已经具备一定实验探究思路的学生直接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这样学生才更感兴趣,也才要更多地了解。四、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某些盐溶液的反应。2.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金属锈蚀的主要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能用语言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描述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六、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过程八、课堂评价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设计意图课题引入教师戴戒指,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属于什么材料?”回答问题,知道复习课题。戒指用课堂实验器材直接引入课题,直接明了。自读复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题的复习方向。自读复习目标,思考。学案和PPT展示让学生清楚复习方向,以便更快地融入课堂。【活动一】1.小组互问互答,问题接龙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接龙。某小组代表率先提问,要求其他小组代表解答。学案以生生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当课堂主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自我梳理“你”提问,“我”解答将课本知识普及化,生活化,旨在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你”设计“我”实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联系实际、自主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访铁的“前世今生”提高学生对身边事件的关注度,能正确应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挑战中考,展示实力反馈复习效果问题导学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协进学习八、课堂评价人翁。【活动一】2.判断Fe、Cu能与O2、HCl、ZnCl2、CuSO4中的哪些物质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自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