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传递者,是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维护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传播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为市委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工作政策、优化人才创业环境提供重要依据,市民政局组织力量,对全市社会工作人才进行专题调研。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一)社会工作人才分布情况**市现有履行社会工作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社会工作人员实际在岗612人,按性别分:男258人,女354人;按年龄分:35岁以下114人,占18.6%;36-50岁316人,占51.6%;51岁以上182人,占29.7%;按学历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89人,占14.5%,大专学历的有225人,占36.8%,中专、高中学历的230人,占37.6%,高中以下学历的有68人,占11.1%;;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工作师2名。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教育辅导、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行业提供社会服务。主要分布在三类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为代表,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二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辅助职能的领域,包括卫生、教育、司法等系统;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街道、社区。(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全市有关单位进一步设立和完善服务机构,以第1页共6页岗位为平台,畅通社工人才引进渠道,有针对性的吸引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人才,为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一是增设了专门社会工作机构和岗位。结合工作发展的需要,城市社区按需求补充一批公益岗位,今年达200人,解决了工作人员紧缺问题;民政部门成立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是以养老服务为中心的民政事业单位,提供了20个社会工作岗位;司法局20XX年成立了社区矫治工作办公室,全市司法所配备专兼职人员共22人,各社区有从事这项工作的兼职人员;市总工会20XX年10月成立了职工服务中心,配备了工作人员。二是健全公开竞争选拔机制。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民政局面向市内外择优录取34名民政协理员、市综治办录取130名社区网格管理员,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服务意识强的优秀人才;三是鼓励兴办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积极落实养老福利机构建设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服务机构,进一步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如万帮社区服务所、武当太极老年养生园、和润养老中心等,市残联正极积筹备成立聋哑人协会、盲人协会、肢体残疾人协会、智力残疾人亲友协会、精神病残疾人亲友协会5个残疾人协会。四是我市养老体系建设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市在XX县区建设高规格公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乡镇建立16所标准化农村福利院,在社区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所,农村日间照料中心61个,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五是落实社工队伍福利待遇。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落实了113名农村福利院管理服务人员工资;提高了民政协理员的福利待遇。六是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采取走出去参加十堰、省、部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本市由组织、民政等部门开办业务培训班方式,主要对城乡基层社会服务部门直接从事社会工作的民政机关工作人员、公益慈善类事业单位、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人员、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等重点加大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优抚安置、救灾防灾等业务知识培训,每年参加培训达500人次左右。20XX年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灾害信息员培训、优抚联络员培训、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培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