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相处之道第一节:《亲子之间》一、教学目标:1、增进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理解,学会关心、体贴父母。2、让学生学会沟通,妥善处理亲子关系。二、重点:如何妥善处理亲子关系。难点:如何理解父母的爱三、教学方式:讲述法、情景体验、讨论五、教学流程:导入:上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与友同行》时,给大家做了一个心理小测试。其中有四种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对象,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看你们上课开小差没有。狗代表的是什么?(朋友)大象代表的又是什么?(父母)为什么呢?我们说大象高大但很温顺,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让人很有安全感,所以说代表的是父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亲情。一、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大家知不知道亲子是什么意思?亲,就是父亲、母亲;子,就是子女的意思。也就是你们和父母之间。大家和父母吵过架、闹过别扭没有?(答:有——)那我们不是说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吗?怎么会有矛盾呢?我们来看看课本上这位一筹莫展的母亲的信。我们请一位女生来读一下这封信。……(插入“一、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信里提到女儿进了初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和父母沟通少了、有些叛逆、想法不一致、有了隐私等)其实,这是独立意识增强和闭锁心理的表现。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大家从身体的迅速成长中获得了力量和勇气,随着生理的发育,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男孩子表现为:一回到家,把上衣一脱、一扔,“呀,好象我的肌肉又比今天早上大了一点。”然后接着开始跳舞:“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搞得吓你父母一跳,“呀,这个仔是不是变哈了?”而女孩子则喜欢一回到家,把门一关,在里边写日记、听SHE、看周杰伦照片,看着看着在那里发呆,你老豆还以为你在崇拜他,谁知道走过去一看,发现是周杰伦的照片,当场郁闷死。而父母这方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哎呀,我这个乖乖仔、乖乖女怎么拉?怎么回到家不是乱唱歌就是闭关修炼啊?”问你们情况,你们又不说,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但是父母担心啊。因为父母一下子还没有来得及接受你们开始长大的事实,还是习惯于像对小孩一样关心、照顾你们。从而导致了父母因为关心你们而去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等方式来了解你们的动向,而这些又是你们所不能接受的,从而导致矛盾产生。这就是差距,是因生活背景和年龄特征等差异而导致的差距。换句话说就是代沟。就像有句话所说的:“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世上有座桥叫解放桥,我们在桥头,父母在桥尾,远远看见却触摸不到……”难道就不能让父母多了解一些我们吗?难道这代沟就无法逾越吗?答案用一句广告词来说就是“我能!”老师把毕生的武功绝学传授给大家——《沟通无极限》。二、实现亲子和谐——沟通无极限1、理解父母的爱心我们说沟通从心开始。我们首先要理解父母的爱心。“家庭”用英语怎么说?,family,对吧。那“家庭”由什么组成呢?(答:……)(“family=fatherandmother+Iloveyou”)一个没有爱的家也能称之为家吗?没有爱的家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沟通离不开语言,正如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所说:“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2、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见解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见解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方式和态度。如果有什么想法或意见,应及时当面向父母提出,如果有些话不方便当面说,可以通过写信、e-mail、电话等方式和爸爸、妈妈沟通。但是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态度都要好,不要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比如说你想爸爸帮你买台电脑,你先撒娇:“爸爸,帮我买台电脑嘛”,爸爸说:“不行”,然后你就说:“不行,不行我死给你看。”这种方式和态度是最坏的,你这不是在威胁你老爸嘛。电脑比较贵,如果你觉得当面说不好意思或者觉得希望不大的话,可以写信嘛,说说你的理由,态度要诚恳,我想爸爸会考虑的,或许他现在不帮你买,但是不久后我想你的愿望会实现的。另外,亲子之间是两代人,在看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所以需要彼此理解,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但有时候也要作出一定的让步,特别是争论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