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教材分析一、主题活动背景孩子和动物是天生的朋友,在孩子们的心中动物世界有趣又神秘。无论是天上的飞鸟、地上跑的小马、小鹿,还是河里游的鱼,在孩子们的心中不仅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情感和思想的。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动物。每当与孩子们谈起小动物,他们都异常兴奋,总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讲着自己所见过的各种动物。动物是他们可爱的朋友。幼儿会从自身的喜怒哀乐﹑冷暖温饱迁移到动物的身上。他们对动物的浓厚兴趣是主题活动生成的最原始的动力。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开展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二、主题活动学情分析本次主题活动前期调查采用了平行班抽调的方式进行,调查班级为阳光班,调查人数26人。调查形式一、问题:你知道那些动物?调查结果:75%的幼儿能够说出五种以上的动物,23%的幼儿能说出一些不常见的动物,个别幼儿对动物知道得较少。调查形式二、调查表《我喜欢的动物》(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喜欢的原因)调查结果:调查表共发放26份,回收24份,回收率达92.3%。其中大多数的绘画部分是由家长完成的,只有不到25%的幼儿是自己画的。在喜欢原因的表述上,有85%的幼儿只是单纯地因为其外表或觉得可爱而喜欢,只有15%的幼儿是因为动物的某一特征而喜欢该动物。分析:幼儿的绘画水平普遍不高,不会画小动物;大多数幼儿对动物的特征了解得不够,这些需要老师们在主题活动中多加以引导和介绍。三、主题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特征和习性,对了解和探索动物产生兴趣。2、初步了解自然界中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目测比较粗细和宽窄,能进入7以内两个序列的排序。学习5以内的序数。2、继续学习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三)情感目标1、喜爱小动物,乐意参与饲养活动,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萌发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2、愉快地感受音乐,共同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注:原教材上的目标4“学做器械操,学习拿放器械的常规。”因与我们幼儿园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将其删减掉。)四、每周主线和课程安排因教材上每周的活动安排比较合理,所以课程设置上基本没有做大的改动。第一周:“我知道的动物”教学活动共7节:我知道的动物(综合)、动物找家(科学)、小蛋壳(故事)小白兔和大黑熊(音乐游戏)、五彩蛋(美工)、蚂蚁搬豆(体育)、比一比,说一说(数学)第二周:“水里的动物”教学活动共7节:各种各样的鱼(综合)、快乐的鱼儿(美工)、水族馆(音乐)七彩虾(故事)、有趣的螃蟹(综合)、小青蛙运货(体育)喂小鸭(数学)第三周:“有趣的动物”教学活动共7节:数脚(故事)、猜猜我是谁(综合)、动物谜语(语言)、打喷嚏的小老鼠(律动)、奇妙的动物车(美术)、小动物排队(数学)、动物运动会(体育)(注:因为原教材上第二周的7节课中有5节活动是和水里的动物有关的,所以将这周的主线定为“水里的动物”,根据此主线,我们将教材上安排的两节活动“小白兔运货”和“喂小猫”的课题改成了“小青蛙运货”和“喂小鸭”,活动过程不变。)重点课程:第一周:《五彩蛋》(美工),创新课、重点拍摄,主要负责:苹果班第二周:《水族馆》(音乐),创新课、重点拍摄,主要负责:阳光班第三周:《打喷嚏的小老鼠》(律动),创新课、重点拍摄,主要负责:樱桃班(注:以上三节为本主题的重点课程,均需上成创新课,不要借鉴教材,有详案、有照片或视频。)五、区域游戏(一)美工区1、制作“彩蛋”(有幼儿操作过程照片)2、小型组画:热带鱼(二)益智区:动物棋(三)阅读区:不知有关动物的图片、书籍,有儿科与同伴自编动物的谜语,也可说说自己对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的认识。(四)科学区:蛋的沉浮小实验(五)建构区:搭建与动物有关的东西,如:动物的家(六)生活区:认识鹌鹑蛋、鸡蛋、鸭蛋,学习剥蛋壳,并品尝。(七)小舞台:提供“水族馆”等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和动物头饰,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并想象相关的情节进行表演。六、户外活动本次主题活动中,幼儿需要掌握的重点动作有侧滚、跳羊角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