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1】()÷()=5⋯⋯1,除数最小是()。解析:(1)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求最小的除数,此时除数应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最小,二是要比余数大。(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也就是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本题余数是1,所以除数应该比余数1要大。符合这样条件的除数有无数个,而又要符合除数最小,那么除数只能取2.解答:2【例2】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里面画“√”,错的在()里面画“×”。(1)46÷5=8⋯⋯6()(2)63÷8=7⋯⋯7()解析:(1)题是错误的。46里面有8个5,还剩6,6里面还有1个5,所以共有9个5,商应该是9。(2)题是正确的。解答:(1)(2)√【例3】老师把21朵花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6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朵?解析:(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隐藏的数学信息。要点提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要点提示:解决平均分花问题,体现综合法数学思想。(2)题中没有直接给出要把花平均分给几个同学。根据已知条件“把21朵花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6个同学”,从中可知把21朵花平均分给6+1=7(个)同学,即把21平均分成7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解答:6+1=7(个)21÷7=3(朵)答:每个同学可以分到3朵。【例4】一共有57个羽毛球,每8个装一筒,可以装几筒,还剩几个?解析:幼儿园阿姨有26块饼干,分给小朋友后还剩2块,说明饼干没有全部分完,分给小朋友得应是(26-2)块。知道所分饼干的块数和每个小朋友分得的块数,用除法可以求出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到了饼干。解答:26-2=24(块)24÷4=6(个)答:有6个小朋友分到了饼干。【例5】一共有57个羽毛球,每8个装一筒,可以装几筒,还剩几个?解析:(1)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选择除法计算。题目中:已知57个羽毛球,每8个装一筒,求能装几筒,也就是求57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7÷8.(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不大于被除数,则商是几;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所得的差是余数,余数必须小于除数。57÷8,先想8和几要点提示:有余数的除法求商,体现试商法数学思想。要点提示:在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已知总数、每份数、余数,可以用总数减余数的差除以每份数求得份数。相乘的积接近57,而且小于57.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可知,7和8相乘的积接近57,而且小于57,所以商7.商与除数的乘积:7×8=56,被减数-商与除数的乘积:57-56=1,1<8故余数1小于除数8,所以余数是1.解答:57÷8=7(筒)⋯⋯1(个)答:可以装7筒,还剩1个。【例6】每件衣服需要5个纽扣,现有36个纽扣,最多可以钉多少件衣服?解析:(1)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选择除法计算。已知一件衣服需要5个纽扣,要求36个纽扣最多能钉多少件衣服,就是看36里面最多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36÷5.(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不大于被除数,则商是几;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所得的差是余数,余数必须小于除数。36÷5,想5的乘法口诀,5和7相乘的积最接近36,而且比36小,所以商是7,剩下的1个纽扣不够再钉一件衣服,所以是余数。解答:36÷5=7(件)⋯⋯1(个)答:最多可以钉7件衣服。【例7】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和商都为最大的一位数,此时,余数也为最大,你能求出被除数吗?解析:(1)根据题意,先确定除数、商以及余数。除数和商都为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是9.余数也为最大,通过除数是9知道余数最大为8,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为:□÷9=9⋯⋯8.(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要点提示:余数不管是几都要舍去,只保留商,这种方法称为“去尾法”。要点提示: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余数+商。×商+余数”求出被除数。解答:9×9=8181+8=89答:被除数为89。【例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解析:(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不大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上面;二乘,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三减,用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