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3物质的溶解课前预习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一定温度下,我们把在一定________下,一定量的______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____。2、我们通常用_________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____________,该物质在_________克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克数。如没有指明溶剂,则一般是指______溶液。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而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20℃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____更强自主研练基础过关知识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是否能够再溶解某种物质而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里所含某种溶质的多少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这是两种不同的对溶液分类的方法,不能混为一谈。(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连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连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友情提示:溶液的饱和与否,在改变条件后可以相互转化,对于绝大多数物质来说:知识点2溶解性和溶解度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称为溶解性。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注意: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物质质量可通过溶解度体现,溶液中溶质、溶剂的相对质量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3、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4、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法。5、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性练习练习题组1题1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题2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练习题组2题1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B.28.6%C.31.6%D.40.0%题2人们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试解释其原因。升温、添加溶剂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添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知识点3溶解曲线图溶解曲线图:用来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溶解度曲线直观地表示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KNO3、NaCl、Ca(OH)2为例,其中KNO3变化最大,NaCl变化很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选择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友情提示:理解溶解曲线图上的点、交点的含义。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拓展提升知识点4混合物分离的方法1.结晶原理: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分离的方法。要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大量结晶出来,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