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场所,学生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学的生命。2、新一轮课改面对“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一现状,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它使我们在关注分数、关注学科价值的同时,树立起“学生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探索和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有效课堂教学之路,成为新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二、课题研究目的1、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热情,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3、探索教学管理新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4、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进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热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张湾镇中心小学数学科研队伍,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三、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课题研究将从调研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分析致因入手,研究课堂“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学习的操作点,引领教师积极应用,构建以“有效学习”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内容包括:1、对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进行调研,分析致因,针对无效学习现象,开展对应策略研究。12、研究课堂“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以行为反思行为”的教学研究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领会、理解、实践、充实、升华新的教育理念,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设计透视数学课堂,从自己或他人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出发,以解决教学难题为归宿,通过对自身或他人实践的反思,或主动地设计与尝试,来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个案研究法。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断或者学生某一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五、组织机构组长:罗万春副组长:黄登花赵翠萍章晓勇沈勇齐珍六、本学期预期成果学校按学期计划进行实践性研究,开展课题组的交流、研讨,积累阶段成果,作好每学期末的研究工作小结和课题阶段研究报告,调整并确定明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张湾镇中心小学二00七年九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