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多音字“颤”。(2)找出炮手神态变化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炮手的心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顾全大局,牺牲小我的精神。(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炮手神态的句子和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理解课文,感悟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炮手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炮手的敬佩之情,懂得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顾全大局,牺牲小我。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让学生了解炮手的服从命令和热爱祖国的品质。教学难点:学生通过人物神态的变化体会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德法战争故事的有关图片等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调动情感。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是啊,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家里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有我们最亲的人,没有了家,便没有了亲人,没有了以前美好的回忆。可有一位炮手却亲手炸掉了自己的家,这是怎么回事,大家想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跨越历史长河,走进一百多年前,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炮手。板书:炮手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给每段标出序号。2、对照老师范读,学生订正自己的读音。3、检查识字情况:生字词,(1)开火车连读,齐读。(重点提示:黎、瞄、垮、煞、颤)(2)交流难写、易错字的认写方法。(课件演示)4、齐读全文,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5、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三.引发思考,逐层感悟1.炮手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听了将军的命令,炮手有什么反应?2.提问:课文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是,将军!”一个脸色苍白的士兵应道。士兵的脸色煞白:“我看到了,将军。”炮手的脸色更加惨白了。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4.这些变化说明了他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苍白是战争时期,因身体状况而变得面无血色。煞白是因为将军寻找目标让士兵看自己的房屋了,因为紧张而变得煞白。“惨白”是将军命令他向自己的房子开炮,他当时极度紧张而变得更加面无血色。)5.切身体会当时的情景,假如你是那位炮手,你会怎么做?四、突出重点,精心品读。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①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②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为什么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2、读一读:找出这两处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想一想。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4、想一想:为什么炮手的神态和他们的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5、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6、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开炮把他击毁?(进一步了解炮手服从命令.舍小家保大家的爱国精神。)7、分角色朗读全文。8、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课件出示课外资料,学生学习。提问:生活中你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2.将军听了炮手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3.请同学们想象战争胜利了,炮手回到亲爱的家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自主认读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能在语境中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1.从语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弄懂大禹为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2.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与无私奉献。【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感受。2.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