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品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话.4、分析字形,指导写“床、应、今”三个生字。教学重点:感受陈毅元帅真诚的孝心和博大的情怀。教学难点:懂得要像陈毅元帅那样孝敬长辈。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齐读课题。2.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映示词语)元帅故乡赶回看望询问洗衣服谈家常应该开火车读(相机正音),指名领读。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陈毅不仅是一位元帅,还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味陈毅对母亲的一片深情。二、品读析句,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小节1、出示第一小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陈毅赶回故乡看望母亲,是因为母亲生病了。)母亲病了,陈毅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你从哪个词中读出来的?交流(板书:赶回)(1)陈毅元帅刚下飞机,不顾劳累,顾不上休息,他想到什么呢?(2)坐在回家的车上,当车子开得很慢很慢,他会对司机说什么?看来,他在急着“赶回”故乡看望母亲呀开火车读(3)回家的路上,陈毅元帅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心情很激动,但他没有停下来欣赏,为什么呢?(4)来到故乡,走下车子,此时,他的脚步怎样?他在“赶回”开火车读(5)把“赶回”再读得再快些。不是一般的“回去”,而是“赶回”,一路上是马不停蹄呀!一个“赶”字,让我们体会到了陈毅急于见到母亲的迫切心情。2、把第一段连起来读读.(二)、学习第二小节1、过渡:到了,到了,终于到家了(出示插图一)。谁来说说图上的内容。指名说。2、出示句子并引读: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3、点红“一……就……”:陈毅元帅一进家门,一分钟也没耽搁,他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啊,谁来读这句话?4、请大家看看图,再读读这句话,想象一下关于母亲的病,陈毅元帅会问些什么呢?(包括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情况及效果,目前状况等),出示“询问病情”他问得很详细,是多么细心啊,这就是“细心地询问病情”5、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我们体会到了陈毅对母亲的关切之情。指导朗读。6、了解了母亲的病情后,陈毅还为母亲做了些什么?(出示插图二)(1)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出示句子: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指名读)(2)陈毅元帅看见母亲换下的脏衣服,就很自然的打来水,给母亲洗衣服,你们看陈毅洗的多认真啊!他有没有嫌母亲的的衣服脏啊!他还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板书:洗、谈)(3)“家常”就是------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边洗衣服边谈家常,这场景洋溢着浓浓的母子深情。指导朗读。7、师小结:询问病情、洗衣服、谈家常,陈毅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心齐读第2小节。(三)、学习第三小节1、师生接读第三小节。看到儿子给自己洗衣服,母亲说:“……(生读)。”陈毅说:“……(生读)。”母子俩很久没见,真有说不完的话呀!不过,陈毅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从进家门,就没有休息一下,她会怎么样?评价读母亲的话,母亲心疼孩子,不想陈毅太累2、陈毅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句子“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1)陈毅说的这句话你读懂了吗?(陈毅认为替娘洗衣服是应该的。)(2)换词理解“应该”。(理所当然;应当。)(板书:应该)(3)为什么陈毅认为为母亲洗衣服是应该的?(4)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洗衣服,母亲还可能为陈毅做些什么?(4)所以,现在陈毅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应不应该?大声回答:“应该”3、母亲养育自己长大,多不容易呀!陈毅朴素的话语里饱含着他对母亲的感恩与报答之情。现在你就是陈毅元帅,满怀真情地来读一读陈毅说的这段话。4、陈毅母子的对话感人至深,谁来扮演母亲和陈毅,把这段话读好?指名分角色朗读。一女一男→男女生合作(四)总结1、让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读,体会陈毅是怎么关心,孝敬父母的。请同学们打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