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一、行星的运动一、行星的运动地心说与日心说地心说与日心说对天体的运动,历史上有过“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对立的认识。发生过激烈的斗争。对天体的运动,历史上有过“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对立的认识。发生过激烈的斗争。1、地心说1、地心说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天上的星星,感觉上都是绕地球运动,太阳与月亮也一样,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得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所有的星星都是绕地球转动的。这就是地心说。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天上的星星,感觉上都是绕地球运动,太阳与月亮也一样,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得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所有的星星都是绕地球转动的。这就是地心说。1、地心说1、地心说1、地心说1、地心说在古代,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体则以地球为中心,在不停地运动。这种观点,就是“地心说”。公元二世纪,以天文学家托勒密为代表,把当时天文学知识总结成宇宙的地心体系,发展完善了“地心说”,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天体运动图象。在古代,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体则以地球为中心,在不停地运动。这种观点,就是“地心说”。公元二世纪,以天文学家托勒密为代表,把当时天文学知识总结成宇宙的地心体系,发展完善了“地心说”,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天体运动图象。2、日心说2、日心说2、日心说2、日心说随着天文观测不断进步,“地心说”暴露出许多问题。逐渐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提出的“日心说”所取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近四十年的观测和计算,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日心说”。随着天文观测不断进步,“地心说”暴露出许多问题。逐渐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提出的“日心说”所取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近四十年的观测和计算,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日心说”。2、日心说2、日心说“日心说”对天体的描述大为简化,同时打破了过去认为其它天体和地球截然有别的界限,是一项真正的科学革命。这种学说和宗教的主张是相反的。为宣传和捍卫这个学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伽利略受到残酷的迫害,后人把历史上这桩勇敢的壮举形容为:“哥白尼拦住了太阳,推动了地球。”哥白尼(1473-1543)“日心说”对天体的描述大为简化,同时打破了过去认为其它天体和地球截然有别的界限,是一项真正的科学革命。这种学说和宗教的主张是相反的。为宣传和捍卫这个学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伽利略受到残酷的迫害,后人把历史上这桩勇敢的壮举形容为:“哥白尼拦住了太阳,推动了地球。”哥白尼(1473-1543)2、日心说2、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实际上,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也并非静止,它在以2.46亿年的周期绕银河系中心运动。实际上,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也并非静止,它在以2.46亿年的周期绕银河系中心运动。3、开普勒三定律3、开普勒三定律3、开普勒三定律3、开普勒三定律●第谷的观测和记录●第谷的观测和记录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生于克努兹斯图普(今属瑞典)。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生于克努兹斯图普(今属瑞典)。1572年11月11日第谷发现仙后座中的一颗超新星(银河系的),第二年发表论文《新星》,后来受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在汶岛建造天堡观象台,建造了许多大型精密的天文仪器,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第谷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如黄赤交角的变化、月球运行的二均差,并重1572年11月11日第谷发现仙后座中的一颗超新星(银河系的),第二年发表论文《新星》,后来受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在汶岛建造天堡观象台,建造了许多大型精密的天文仪器,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第谷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如黄赤交角的变化、月球运行的二均差,并重新测量了岁差数值(每年51”)。第谷对天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所做的观测精度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