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所带的班级师生关系我觉得我管理班集体过程中,师生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大部分学生都很可爱,他们打心底里接受了我,很乐意和我谈心,很听话,学习很积极,爱表现自己。个别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我经常与他沟通、交流,平时对他多加尊重、理解和关爱,多与他亲近,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变的和谐融洽。对于那些上课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一般不会停下课来公开批评学生。我都是边讲课边走到他身边,轻轻指指他的书或轻轻敲敲他的桌子,或清清喉咙小咳一声,他便会马上坐好。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又不至于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也避免了他与老师产生对立的场面。另外我会因人而异,耐心教育,来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体现了师生平等理念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不再是知识和力量的化身,不再是布道者,教师的话也不再代表权威和真理,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是学生主体自己的事,教师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所以,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只不过教师这个伙伴“特殊”一点。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理念下,谁先打招呼并不意味着谁应该首先受到尊重。在师生之间,甚至在人与人之间,尊重不存在先后之分。第二,身教重于言教一方面,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另一方面,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处于相当突出的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虽然不会公开发表不满言辞,但在心里,在同学之间,他们会反问甚至斥责:你们老师又做得怎么样呢?总之,如果我们不能躬身为学生作出表率,再精彩的“言教”也不会收到效果。既然我们已经身为人师,就必须在大节和小节上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既然学生不主动向我们问好,我们就主动地用自己的行动来给学生做个示范。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学生不主动打招呼,主要是源于下列几种心理活动:害羞;担心老师不回礼;怕同学讽刺为讨好老师。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理解和宽容学生不主动打招呼的行为。师生见面,教师主动问好,对学生来说,一切紧张情绪和疑虑都会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老师更为热情、更为真诚地回敬。而且,几次这样的正面强化之后,学生的害羞心理会逐渐克服,怕教师不回礼以及同学讽刺的担心会逐渐消除,从而也会逐渐主动地问起“老师好”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是润物无声的细雨。学生在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吸取成长的养分,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多与班级学生交流沟通,有意识的接触每一个学生,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采取各种方式融通师生感情,是班级管理和教学的核心,我会在实贱中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