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峡口镇中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为加强全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为教师教学过程和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备课1、备课要依据课标,把握教材(教参),从本班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制定出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环节合理、素材科学、教与学方式预设恰当、作业合理、教学策略优化的教案,并根据需要辅之有效的实验器材、教(学)具、导学案、课件2、任课教师应按教材内容及课时要求备课,兼任两门课程及以上者,一门为详案,其它课程可以备简案或修改以往教案,所有教案应有时间标注,新教师及转岗三年内的教师必须备详案。备课形式有课时备课、专题备课、章节(单元)备课等,呈现方式为备课本、活页纸、教材(教参,以往教案)批注圈点、电子稿等。3、集体备课与个性修改相结合,真正做到智慧共生,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要求参照长研训发[2010]04号《学校集体备课指导意见(试行)》,初中及中心小学要建立同课程同年级(学段)的集体备课制度,非中心小学要依托乡镇中心研修组、专职教师等资源组织好集体备课,科学借鉴他人成果。积极推动学校备课系统(平台)建设,普及电子备课形式。4、备课内容包含教学目标、重难点、教与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资源以及作业等设计,其中,作文、考试试卷(作业性试卷)、质量分析、实践性(主题性)专题稿、资源包等都应作为备课内容,并建好相应档案进行保管。5、联组领导要参与备课管理与指导,教导处组织研修组长(备课组长)或乡镇中心研修组长负责备课的分工、协调、指导、评价。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备课的呈现方式,以及备课的月查或是周查、抽查形式。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经个人申请,学校研究公示后,可备简案。(二)上课1、明确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教材意图及学生实际确定明确、具体、适度的“三维”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环节目标明确,注重生成目标的达成。2、科学利用课程资源。准确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知识点、能力点和育人点,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关注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各类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3、积极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突出“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培养;充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积极践行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思路及课堂结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关注学生实践活动;教师在各环节中角色定位准确。4、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恰当使用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积极践行课改中涌现出来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各类高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探讨高效的、操作性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法指导及思维引导,注重训练内容的针对性及实效性。5、关注辅助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恰当使用教具、学具、挂图、模型和电子白板等辅助教学手段,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落实。6、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坚持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科课堂的育人“契机”,充分落实德育上的“因人施教”。7、打造现代课堂文化。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情感,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善于调控师生心境,让课堂充满激情,给课堂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注意教师自身良好的仪表与形象。8、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课堂评价及时得体、评价目标明确、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功能完善;当堂训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