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提纯”的教学设计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季晓强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掌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3.初步知道定量实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4.认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在生产中的应用,能列举一些基本的事例。5.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难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三、教学过程:【引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所食用的菜肴中都会含有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剂——食盐。【提问】食盐来源于大海,由海水晒干后得到的白色晶体是否可以拿来食用?【学生回答】不可以,因为海水中含有杂质。【表述】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所以我们要得到可以食用的纯净的食盐——NaCl,就必须除去杂质。这也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粗盐的提纯》【查阅资料】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的必修1第5页。用海水、盐井水、化学教学设计第1页盐湖水直接制盐,只能得到粗盐,其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下面我们先利用初中学过的方法来提纯粗盐。通过阅读我们进行一些实验研究。研究一:验证食盐中含有哪些杂质针对资料所述,全班同学讨论决定形成六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每个小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实验方案。最后形成了三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方案。实验一:钙离子的检验1:取100mL粗盐溶液于烧杯中;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产生大量的沉淀;3:将沉淀过滤出来,晾干,称重;4:加热灼烧沉淀,称量残渣的质量;5:根据质量变化的数据判断是否是钙离子。实验二:镁离子的检验1:取100mL粗盐溶液于烧杯中;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大量的沉淀;3:将沉淀过滤出来,晾干,称重;4:加热灼烧沉淀,称量残渣的质量;5:根据质量变化的数据判断是否是镁离子。实验三:硫酸离子的检验1:取100mL粗盐溶液于烧杯中;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大量的沉淀;3:加入盐酸溶液,观察沉淀是否溶解;4: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教师点评】如果我们选择的不是粗盐溶液,检验硫酸根离子,能否用加BaCl2溶液,产生大量的沉淀;再在沉淀中加盐酸溶液的方法呢?化学教学设计第2页【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在粗盐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沉淀时是不需要考虑银离子的。如果不在粗盐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大量的沉淀;再在沉淀中加盐酸溶液。发现沉淀没有溶解,可能沉淀是氯化银,这就不一定是硫酸钡了,也就不能推出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教师提问】如何进行实验,才能判断出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学生小组实验】得出结论:先加入盐酸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假如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研究二:如何将食盐中的杂质除去实验用品:粗盐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和玻璃棒根据离子检验的实验,全班同学再次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每个小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实验方案。最后,经过讨论形成了几个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实验一:1:取100mL粗盐溶液于烧杯中;2:为了确保硫酸根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3:为了确保钙离子和钡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4:为了确保镁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5:过滤掉先前产生的沉淀,取其滤液;6: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溶液。实验二:1:取100mL粗盐溶液于烧杯中;2:为了确保镁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3:为了确保硫酸根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化学教学设计第3页4:为了确保钙离子和钡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5:过滤掉先前产生的沉淀,取其滤液;6: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溶液。实验三:1:取100mL粗盐溶液于烧杯中;2:为了确保硫酸根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3:为了确保镁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4:为了确保钙离子和钡离子完全除干净,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5:过滤掉先前产生的沉淀,取其滤液;6: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