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语言。2.初步理解信的深刻内涵,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并指导生活。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教学难点: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书签、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名言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了故事的两个主人公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是通过——写信来教育儿子的,你认为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中哪一句话含义最深刻?)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生: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也深爱着父亲,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生:高尔基的儿子很懂事。师:你能继续往下说吗?(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对上节课的回忆导出课文的中心话题“给”永远比“拿”愉快……)2.课文除了写高尔基写信教子之外,还写了什么?(还写了高尔基的儿子栽种花草给父亲)3.过渡: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呢?(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二、品读课文,体会父子情深,渗透“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①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随机点出“只有”等词语(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我们可以想象到怎样的一幅劳动画面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这劳动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高尔基的儿子拿着笨重的镢头一锹一锹地挖着,他浑身沾满了泥巴,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滴。生:我仿佛看到高尔基正坐在院子里,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忙着栽花的儿子。……②抓住懂事,引导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栽花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生:我不在的时候就让这些花儿代替我陪伴爸爸生:闻到花香爸爸的身体会好的快些的③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十岁,他怎么这么懂事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和书后的作家卡片来思考一下。()回答,师:什么样的人才会写童话?生:与孩子心灵相通的人生:对生活充满美好渴望的人生:拥有一颗童心的人生:热爱生活的人……小结:高尔基的儿子正是在这样的父爱下逐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的。三、研读课文,领悟信的内涵,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1.谁来读一读信的内容,(出示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2.古人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大家认真的默读这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许多东西来。待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友情提醒:请大家在读的时候注意,这里有两个“美好的东西”,它们的意思相同吗?3.扣住“美好的东西”引导交流。小结: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的是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指的是鲜花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还包括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4.师谈感受:今天我在这儿和大家一起上课,课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尽管比较辛苦,但看到你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觉得很愉快。5.指导朗读:高尔基不仅真是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得教育艺术的父亲,他在信中不仅表扬了儿子,而且趁机教育了儿子该怎样做人,真是用心良苦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深沉的父爱。6.引导想象:同学们,当你们收到别人写给你的信后,心情怎样呢?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父亲写给他的信后,一定会有许多话要对父亲说,他会说些什么呢?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爸爸谢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多帮助别人的。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爸爸我真想飞到你的身边和那些花儿一起陪伴着你。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爸爸希望你的身体能够早点康复,早点回来。……(点出:父亲回来后院子里的那些花留给谁呢?生:父亲会把它照顾的好好的,留给岛上的那些人欣赏,给他们带来快乐。师:说的真好,看来高尔基不仅教育儿子做个给多拿少的人,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如果把大家刚才想象的话写下来,那就是一封非常棒的回信了,大家课后可以试一试。四、总结延伸:1.总结:(结合板书)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对儿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