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出名堂数出精彩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吴晓艳【摘要】:在研究低年级中度智障儿童10以内加减计算能力的培养时,发现中度智障儿童普遍存在不会数数的现象,没有数感,对数的实际意义不理解。而数数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数的组成和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学具制作与数数游戏设计两方面着手,就如何培养低年级智障儿童数数能力做了相应的实践与探索。【关键字】:数数中度智障儿童学具设计游戏设计正文10以内数数的要求似乎十分简单,其实要正确而迅速地数数并不容易。中度智障儿童普遍存在不会数数的现象,一是凭机械记忆,模仿成人的顺口溜数,但不理解数的意义。如点数时数得很好,但老师问一共有几个时,学生确会答错,如学生点数物“1、2、3”,老师问一共有几个?他会回答2或者4等,3以外的数字;二是数得快或超过五的数量就易出错数,数数水平很差,感数能力即目测能力就更差。而数数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数的组成和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数学家甚至说“数数很象儿童进入数学领域的一把钥匙”。所谓数数,就是利用自然数列的顺序和客观事物的每个个体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本文从学具制作与数数游戏设计两方面着手,就如何培养低年级智障儿童数数能力做了相应的实践与探索。一、学具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有效性中度智障儿童智力低下,逻辑思维几乎等于零。因此,给中度智障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数学游戏化、生活化成为了学校数学教育的主流。在教学实践中,学具的巧妙设计、灵巧运用,同样也能使智障生在数学活动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具是学生学习相关数学概念的有效媒介,也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数数能力之前,学具的设计、制作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学具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操作性强,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反复练习。如:小棒、数卡、积木。②趣味性强,学具必须通过学生的摆弄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单一、无趣的学具会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设计学具时应努力挖掘它的趣味性,制作出新颖、有趣的学具,激发学生操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击球玩具、标有数字的小动物、有声玩具、蒙特所利教具中的拼图。③延伸性,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把学具延伸到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分类数数。如:桌子上摆着不同的餐具,让学生数出碗有几个,盘子有几个。或者发给学生一盘不同颜色的扣子,数一数相同颜色的扣子有几粒。如果要求再高一些,就可选择一些大小不一、排列不同的同类物品,让学生进行数数。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运用学具的这些特性,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效,使老师教得轻松、教得有效。二、数数游戏针对性设计低年级中度智障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些孩子的思维能力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变幻无穷的游戏,正是智障生数学教学的需要。1、分分类,配配对,提高学生观察和判断能力取红色、黄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小球各若干。教师任意取出一种颜色的小球,让学生取颜色相同的小球,进行配对。并进行“看谁拿得对和快”的游戏。也可以准备一些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分类、配对,以训练小孩对图形的观察和判断能力。链接:扑克分类。准备一副扑克牌,让学生按花色形状分成几堆,如按方块和红心等。随后,可以让学生按红色和黑色分类,最后可按数字分类。这是一种学习颜色、形状和数字概念的极佳的游戏。2、上一上,数一数,帮助学生数数及理解数字学生和老师站在楼梯的两端,老师喊“开始”,两人一起往上走,边上边领着学生数:“1个台阶,2个台阶……”数到10的时候,可以重新开始数。这样反复多次,然后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上相同的台阶数,一般不要超过10。所上楼梯不宜太陡,并且要注意对学生的扶护。3、谁的多(比较多少)可以准备一人一个纸盒和不同颜色的扣子,老师让学生决定要哪种颜色的扣子,学生决定好后,学生各拿好自己的扣子。老师说:“开始!”,学生将自己选的扣子放进纸盒里,直到老师喊“停”为止,然后让学生比较谁放的多,谁放的少,游戏可反复进行。当游戏开始时,将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