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使用日期:2013、3年级:高一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实验(二)【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4、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实验分析现象5、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及其图解【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只要跟着河流走,就可以发现大海1.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2。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本节科学思维严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解释,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归纳来活化学生的思维,即进行过程性教学,来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再把知识运用于实践。【预习案】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用性状:①豌豆种子的颜色:_______与绿色。②豌豆种子的形状:_______与皱粒。(2)试验方法:___________。(3)过程与现象: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4)实验分析①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_______对______为显性,_______对______为显性。②F2中粒色分离比为:黄色∶绿色=________,粒形的分离比为:圆粒∶皱粒=________。表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的遗传都遵循_________。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校“我要学”导学案编写:苏雯娟审核:高中生物教研组授课:1编号:2使用日期:2013、3年级:高一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③F2有四种性状表现,其中_________、绿色圆粒是不同于两亲本的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表明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遗传因子决定性状①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②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纯种黄色圆粒为___________;纯种绿色皱粒为___________。(2)F1的遗传因子组成:亲代形成配子时,YYRR产生一种_______配子,yyrr产生一种_______配子。亲代产生的两种配子结合后,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为________,性状表现(表现型)为___________。(3)F1配子的产生①遗传因子的行为: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②配子的种类及比例: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4种,YR∶Yr∶___∶yr=____∶____∶____∶____。(4)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①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②F2有______种结合方式,_____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______种性状表现。③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性状表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P:YYRR(黄圆)×yyrr(绿皱)配子:YRyrF1YyRr(黄圆)F2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校“我要学”导学案编写:苏雯娟审核:高中生物教研组授课:2配子YRYryRyrYRYryRyr编号:2使用日期:2013、3年级:高一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2)理论预期①F1(YyRr)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YR∶Yr∶yR∶yr=______________。②隐性纯合子(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_____________。③测交后代有4种类型黄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yyrr)=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见课本P11:表1-2)4、自由组合定律:(见课本P11)(1)发生时间:形成时。(2)遗传因子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3)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二.预习自测:1.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性状表现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2.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A.黄绿、圆皱B.黄圆、圆皱C.黄绿、绿圆D.黄皱、绿圆3.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