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说课教案本次说课流程由: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方法5、本课重、难点6、教学过程7、本课特色8、场地器材,预计课的效果,这八个环节组成。一、教材分析:软式排球对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以轻、柔、软及易学、易掌握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青睐。因其具有球体柔软、手感好、击球时无疼痛感,安全性高等特点,消除了学生初学排球时的心理障碍;同时,软式排球好控制、学得快,游戏形式多样化,趣味性高,较好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软式排球兴趣。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比较好动、灵活性较好,直观接受能力较强。在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到多种教学方法,多用激励、启发、游戏、比赛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练习兴趣,达到练习目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垫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掌握垫球的练习方法。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使9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发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四、教学方法:教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2、分解法: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从易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其技术。3、游戏法: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法:1、尝试法: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展示法:通过展示给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平台。3、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4、团队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练习,互相促进技能提高,提高教学运动密度。5、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进一步改进错误技术动作效果。五、本课重、难点:本课重点:正确的击球点和正确的垫球姿势,要求体现蹬、插、夹、提这4个技术重点。本课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协调用力。六、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7′1、课堂常规;2、宣布本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3、强调安全注意事项;4、游戏“移动中喊数抱团”游戏方法:首先让同学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向左或向右移动。然后听到教师喊出数字后迅速抱团。(如:教师喊出的数字是5,同学们迅速组成5人小组)设计意图:设计“移动中喊数抱团”这个环节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精神振奋,能很好的投入到课堂当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反应能力,也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排球中的移动步伐,并充分达到热身效果。二、基本部分:24′1、教师讲述正面双手垫球在排球中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国女排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讲中国女排在各种国际赛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是经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对学习排球的兴趣。2、通过观看挂图,教师讲解、示范垫球的技术动作。3、击球部位:球触手臂部位,腕上10公分处,桡骨内侧平面。4、动作示范:当球飞到腹前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地、跟腰、提肩、压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动作向前上方移动。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出示挂图,教师讲解示范,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直观观察正面双手垫球动作的分解技术,让学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动作概念。5、两人协助练习:①、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球练习。练习的时候注意击球的部位,注意强化提肩,抬臂、压手腕动作,要求:垫球者迎着持球者向下压力,全身协调用力完成蹬、插、夹、提这4个技术动作。很好的解决了本重、难点。②、两人一组,一抛一垫,两人相距2--3米,每人垫8次后互相交换。要求:练习的时候注意击球部位,注意强化提肩,抬臂、压手腕动作,要求体现出蹬、插、夹、提这4个技术重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正确的击球位置。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解决学生动作不协调,动作用力不连贯的问题特设计这个环节。练习①,让垫球者迎着持球者向下压力,全身协调用力完成垫球动作;练习②,使学生找准击球点,强化垫球动作,并有利于解决本课的重、难点。6、教师集体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