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变电站一、发电厂发电厂:是把各种天然能源(化学能、水能、原子能等)转换成电能的工厂。1.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是把化石燃料(煤、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工厂,简称火电厂。火电厂的原动机大都为汽轮机,也有用燃气轮机、柴油机等。火电厂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凝汽式火电厂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煤粉在锅炉炉膛8中燃烧,使锅炉中的水加热变成过热蒸汽,经管道送到汽轮机14,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变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15旋转,再将机械能变为电能。在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蒸汽排入凝汽器16,循环水泵18打入的循环水将排汽迅速冷却而凝结,由凝结水泵19将凝结水送到除氧器20中除氧(清除水中的气体,特别是氧气),而后由给水泵21重新送回锅炉。在凝汽器中大量的热量被循环水带走,凝汽式火电厂的效率较低,只有30%~40%。热电厂莘县热电厂临清热电厂由于供热网络不能太长,所以热电厂总是建在热力用户附近。热电厂与凝汽式火电厂不同之处是将汽轮机中一部分做过功的蒸汽从中段抽出来直接供给热用户,或经热交换器12将水加热后,把热水供给用户。这样,便可减少被循环水带走的热量,提高效率,现代热电厂的效率达60%~70%。运行方式不如凝汽式发电厂灵活。燃气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用燃气轮机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的燃气轮机和汽轮机驱动发电机的发电厂。可燃用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与汽轮机相似,不同的是其工质不是蒸汽,而是高温高压气体。这种单纯用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的发电厂,热效率只有35%~40%。为提高热效率,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燃气轮机的排气进入余热锅炉10,加热其中的给水并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送到汽轮机5中去做功,带动发电机再次发电;从汽轮机5中抽取低压蒸汽(发电机停止发电时起动备用燃气锅炉8提供汽源),通过蒸汽型溴冷机6(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或汽-水热交换器7制取冷、热水。这是电、热、冷三联供模式。联合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可达56%~85%。2.水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是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厂,简称水电厂,也称水电站。水电站的原动机为水轮机,通过水轮机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坝式水电站坝式水电站:在河流上的适当地方建筑拦河坝,形成水库,抬高上游水位,使坝的上、下游形成大的水位差的水电站。坝式水电站适宜建在河道坡降较缓且流量较大的河段。这类水电站按厂房与坝的相对位置又可为以下几种。(1)坝后式厂房。厂房建在拦河坝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下游侧),不承受水的压力,压力管道通过坝体,适用于高、中水头。坝后式水电站水电站的生产过程较简单,发电机与水轮机转子同轴连接,水由上游沿压力水管进入水轮机蜗壳,冲动水轮机转子,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即发出电能;做过功的水通过尾水管流到下游;生产出来的电能经变压器升压并沿架空线至屋外配电装置,而后送入电力系统。(2)溢流式厂房。厂房建在溢流坝段后(下游侧),泄洪水流从厂房顶部越过泄入下游河道,适用于河谷狭窄,水库下泄洪水流量大,溢洪与发电分区布置有一定困难的情况。溢流式水电站(3)岸边式厂房。厂房建在拦河坝下游河岸边的地面上,引水道及压力管道明铺于地面或埋没于地下。(4)地下式厂房。厂房的引水道和厂房都建在坝侧地下。(5)坝内式厂房。厂房的压力管道和厂房都建在混凝土坝的空腔内,且常设在溢流坝段内,适用于河谷狭窄,下泄洪水流量大的情况。(6)河床式厂房。厂房与拦河坝相连接,成为坝的一部分,厂房承受水的压力,适用于水头小于50m的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由引水系统将天然河道的落差集中进行发电的水电站。无压引水式水电站有压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适宜建在河道多弯曲或河道坡降较陡的河段,用较短的引水系统可集中较大的水头;也适用于高水头水电站,避免建设过高的挡水建筑物。引水式水电站生产原理:在河流适当地段建低堰1(挡水低坝),水经引水渠2和压力水管3引入厂房4,从而获得较大的水位差。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系统低谷负荷时的剩余电力抽水到高处蓄存,在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