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球类活动—多种形式拍球单元教学计划第一期;执教者:王晓玲设计思路初步熟悉小篮球的球性,学习“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拍球手法,掌握多种形式拍球的基本技术,在反复的练习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给小篮球画上各种卡通化的笑脸,使其成为招人喜爱的“球宝宝”,孩子们变成了“球爸爸”和“球妈妈”。通过“球爸爸”、“球妈妈”带“球宝宝”玩耍(捏肚皮、抛接)、学“爬”、学“走”、学“跑”、找“伙伴”等情景,自然展开熟悉球性、原地拍球、移动拍球、走和跑的移动拍球等教学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进而使学生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篮球运动的间接兴趣。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运动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在教学中不断设计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力求突出运球技术的重点:“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突破难点:“手指、手腕、小臂柔和用力”,帮助学生建立原地运球的技术概念,知道并能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技术动作。通过游戏“蟹行运球”、“跳跳龙”、“快快躲闪”、“拍球比多”等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腰腹力量及身体灵敏、协调性。教材分析球类活动是低年学生最喜爱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是学习手指按拍球,掌心空出的拍球方法,发展学生的连续拍球的能力,难点是做到上下肢做到协调配合;所以教学中应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拍球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2.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与自我学习中,较为轻松地掌握这一动作。学情分析水平一学段一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等身心特点;认知和技能尚处于较低水平,学习以感性认知为主,他们善于模仿,学习新知识速度快;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乐于展示自己,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与纪律性有待提高,自我控制和修正的能力较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要求比较高。他们对拍球有着很高的兴趣,但只有浅显的动作概念与体验,动作的规范程度及实效性比较低。本单元就针对多种形式拍球的教学让他们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体验。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多种拍球动作上下肢协调的要求2.能初步掌握原地、移动等单手与双手交换拍球的动作方法3.在拍球游戏中能有针对性地运用拍球动作4.主动与同伴合作学练,并能简单说出游戏时成功与失败的心情单元教材内容运动知识与技能体能本单元学习,以省编《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为蓝本,并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确定了本单元学习内容:原地拍球、移动拍球、走和跑的移动拍球、比谁拍得好拍得多以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确定了本单元体能练习游戏:蟹行运球、跳跳龙、快快躲闪、拍球比多学时学时内容学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与学组织措施体能练习内容1拍球:原地拍球1.了解拍球练习对身体的好处2.学会手指按拍球的基本动作方法,能原地连续拍球的5个以上3.通过的游戏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重点:手指按拍球,掌心空出难点:手指、手腕、小臂柔和用力1.情境导入,组织学生进行传球比快的游戏,提示学生手掌空出,用手指传接球2.引导学生尝试手指按拍球、握拳拍球、手掌拍球等不同手型拍球动作,进行对比,哪种拍球动作最稳3.示范讲解手指按拍球的动作方法,重点提示掌心空出4.组织学生左右手的定位集体练习5.鼓励学生逐渐加大难度进行拍球练习,根据自身水平不断增加拍球个数6.示范讲解“蟹行运球”的游戏方法与规则,要求学生与合作伙伴配合,进行比赛游戏:蟹行运球四肢撑地,用腹部运球的练习学时学时内容学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与学组织措施体能练习内容2拍球:移动拍球1.了解行进间拍球与原地拍球的动作区别2.学会行进间拍球的基本动作方法,发展身体协调性3.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愉悦重点:行进间拍球的触球部位和用力方向难点:动作连贯协调1.复习原地拍球的动作方法2.情境导入,学生自主练习向前行进拍球3.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思考行进拍球与原地拍球的触球部位和用力主线有何不同4.讲解示范直线向前行进拍球的动作方法,重点提示击球的后上方,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5.分别设置直线、曲线、圆形练习场地,指导学生根据各处能力,自我选择场地进行练习6.组织游戏“跳跳龙”的比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