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规中成长,强化行规训练——低年段班级个性管理方案罗莉一、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人性化“童规”。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还是十分单纯可爱的孩子,我想行规训练的设定应是富有“童心”的规范,如朋友般亲切的教育,结合“五不行规”制订如下:1、文明习惯:早早起,不迟到,坚持晨读早锻炼;不疯跑,会走路,尊敬师长会问好;不怕苦,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吃,不挑穿,合理用好零花钱;能诚信,守诺言,有错必改更进步;当日事情当日做,按时回家不串门。2、学习品质:互帮互助会合作;敢于质疑能创新;善于思维学方法;战胜困难我能行。具体措施:1、每天夕会和每周的班会时间,系统的进行行规强化训练,让孩子们能把班规熟读成诵,入心入脑,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2、根据学校每周的行规训练重点,开展每周的行规训练。由周一的实践到周五的反馈及强化,做到周周落实。3、利用评比栏从文明、学习、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公平地表彰学生综合表现。做到“好人好事时时评”,“有了进步天天评”,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4、制定详细的班级规范细则。如:图书角阅读须知,卫生角规范,进餐饮水习惯等。根据实际情况推荐“小当家”,让孩子们相互监督,共同健康的成长。5、设立图书角,植物角,培养孩子对学习及生活的兴趣,拓展课外知识,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学习。6、发现培养得力的小干部。合理设置班干部的岗位,实行值日轮流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今天我来当班长”体验活动,发挥每个孩子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和谐的班风。二、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培养学生个性。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体管理好,这就需要班主任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形成主人翁具有责任感,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1、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创设发挥个性的管理环境。这样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于集体,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了管理能力。增设管理岗位。民主选举、竞选产生的班委委员轮流担任值周班长,负责管理一周全面工作;其余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配合做好一日工作。循环轮流,每日都有两位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为充分发挥学生不同个性创造条件。除队干管理岗位外,还设置了班级图书管理员、课间纪律巡察员、班级环境保洁员、红领巾督察员、黑板报主编、报纸分发员等管理岗位。在管理角色分配时尽量减少兼职,争取一人一岗。腾出位子,让所有同学都有管理岗位,尽量避免一人多职。学生参与班集体的服务和管理,在服务和管理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使整个班集体“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人人做主人,班级的事,事事有人管,事事成好事。”使学生成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主体,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学生们协作意识、管理能力、团结精神等品质一一培养了起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2、放手管理,培育创新,促使管理班级中发挥个性落到实处。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就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创新,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各展其能、各施其才,使班级成为学生释放能力的场所,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对于每一个学生,建立了“特长卡片”并鼓励学生培养特长、发展特长,并根据学生特点鼓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能力展示的机会。在班级中形成用能力去创造,在创造中展才华的氛围。班级的图书角由学生自己编目、管理的;班级联欢会的节目由学生自撰自创自演的;主题班队会适时由学生自己组织。班级里的每一项工作,都鼓励全体同学参与,各展其能。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班主任要摒弃传统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观,注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