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一课时授课人科目生物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教材分析重难点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析。(重难点)2.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重点)教学设想教法三主互为导学法学法分析对比归纳法教具多媒体展示及教学插图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二、预习检测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c)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验证D.实验→假设→验证→讨论2.(2014·合肥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D.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三、质疑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发现问题: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数量31510810132比例___9___∶___3___∶___3____∶____1__(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依次是黄色、圆粒。(2)F2具有的类型①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②两种新类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3)F2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自由组合。2.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如图13.演绎与验证:测交实验四、精讲点拨1.F1的表现型分析(1)F1全是黄色→黄色对绿色是显性。(2)F1全是圆粒→圆粒对皱粒是显性。2.F2的表现型分析(1)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①黄色∶绿色=3∶1。②圆粒∶皱粒=3∶1。(2)两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3)F2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3.F2的基因型分析(1)控制每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相互独立,互不干扰①控制粒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②控制粒形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2)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4.有关结论:(1)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2)双显性占9/16,单显(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占1/16。(3)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杂合子占:1-4/16=12/16。(4)F2中双亲类型(Y-R-+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rr+3/16yyR-)。F2表现型9∶3∶3∶1的比值可以变形为9∶7(3+3+1)、15(9+3+3)∶1、12(9+3)∶3∶1、12(9+3)∶4(3+1)等,读题时注意题干中隐含的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五、当堂检测1.(2014·广州高二检测)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b)A.BbCCB.bbCcC.BbCcD.Bbcc2.下列有关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