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素材运用技法有两根竹子,一根做成了笛子,一根做成了晾衣杠。晾衣杠不服气地问笛子:“我们同是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笛子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琢。”晾衣杠此时沉默了。竹子只有经过了精雕细琢,才更具价值。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评分(40分)细则一类40~36分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思考充分,立意深刻,感情真挚;选材精当,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二类35~30分符合题意;写作目的较明确;思考较充分,立意清楚,感情真实;选材合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一定条理;表达较准确,语言通畅。三类29~24分符合题意;写作目的较模糊;有一定思考,感情真实;有一定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尚通畅。四类24分以下不符合题意;缺乏写作目的;基本没有思考,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结构混乱;不成篇。考场作文素材运用技法(一)技法探寻:方法1、三则材料排比式1、例文1选用了哪些材料?请归纳概括。2、这些材料在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特点:1、可叙事,可绘景,可写人。2、叙事不必太具体太完整。3、紧扣主旨,富有真情,富有感染力。4、善用一个常见的物件、一句熟悉的话语、一条情感的线索将材料巧妙地组合起来。二、两则材料对比式1、例文2选用了哪些材料?请概括。2、这些材料在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特点:1、可叙事、可绘景、可写人。它们之间一般是正反对比关系。2、对比之处要详写,要有细节描绘。观察者的心理描写要到位。三、一则材料感悟式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的“我”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本文在运用材料上有什么特点?下一张特点:1、写观念认识产生变化前的状况不能超过全文三分之一篇幅,最好有细节描写。2、写导致自己产生转变的某事、某人、某物、某场景最少要有全文的三分之一篇幅,一定要进行细节描写。3、同时对文中的“我”要有心理描绘,写出“我”心情转变的历程。下一张中考作文,近些年特别提倡学生写有生活体验、有感悟、有思考的作文,反对“假大空”、反对形式大于内容的文风。那么,这种感悟成长式的素材运用方式特别适合我们在考场上运用。通过写一件事情,文中的“我”经历了成长变化:比如由懒惰变得勤劳;由浪费懂得了节俭;由心胸狭窄变得宽容;由心思懒散讨厌学习变成懂得努力拼搏;由厌烦父母教育到懂得体谅父母……一系列体现学生成长的经历。文中的“我”在蜕变,在成长。文章体现的都是正面积极的能量。(二)如何让材料更精致?关注以下因素:1、时间是否典型2、地点是否典型3、形象是否典型4、视角是否独特下一张学以致用:原来还在1、你准备选用几个材料来写?怎么写?(请运用本节课学过的素材运用技法)•鲁迅说,作家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专用一个人”做模特儿,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