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一、教学内容表演《小青蛙找家》二、教学目标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对小青蛙的喜爱,通过小青蛙迷路联想到自己在现实中如果迷路怎么办,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能随音乐用响板、碰钟进行伴奏。分角色表演歌曲三、教学重难点: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有情绪的演唱。2、用响板和碰钟为歌曲伴奏。四、教学准备课件、琴、响板、碰钟、双响筒、头饰等五、教学过程项目教学内容及过程时控设计意图一、设境引情,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蜻蜓》师、生进行律动。2、猜谜语引出今天的主人公“小青蛙”。3、运用双响筒敲击节奏,让学生用青蛙的叫声模仿节奏,加上青蛙跳跃的动作一起模仿。5′复习上节课学的歌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二、聆听感受,初步了解作品1、初步聆听歌曲,从歌曲中体会故事情节。2、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聆听《小青蛙找家》回答问题。3、让学生给歌曲起个名字。8′带着问题进行初步的聆听,启发、引导学生对歌曲、乐曲的情绪感受,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想象。三、规范学习,传授新知1、揭示歌曲的名字《小青蛙找家》2、学唱歌曲。1)请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2)老师边敲击双响筒边有感情有节奏的读歌词。让学生感受对比哪一种更好。3)全体学生在老师打击双响筒的节奏下有感情有节奏的读歌词。4)老师边弹边唱示范,让学生体会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与其他歌曲有何15′注重学生参与,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唱,反复练习,注重歌曲演唱的情绪,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歌唱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不同。(有说有唱)5)学习说的部分。6)分句学唱的部分。7)和老师进行“歌唱接龙”游戏,老师唱唱的部分,学生唱说的部分,第二段调换练习。3、体会小青蛙找不到家的焦急心情,互换自己的妈妈。体会小青蛙找到家高兴地心情来喊妈妈。带着这两种情绪完整的听琴演唱歌曲。四、延伸拓展,巩固新知1、考考你们的小耳朵。学生听响板和碰钟的音色,说一说他们发出的声音像什么,老师展示两种打击乐器,介绍他们的材质,以及示范正确的打击方法。2、为歌曲伴奏。读歌词,先用碰钟为歌曲伴奏,再用响板为歌曲伴奏,对于节奏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分组进行自主练习。完整的听歌曲进行伴奏。3、分角色表演歌曲部分学生戴头饰扮演小青蛙、鸭子、荷花、蝴蝶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用碰钟、响板为歌曲伴奏。4、表演结束学生们点评。10′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能力。五、目标达成,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和我们的好朋友“小青蛙”学习了歌曲,并且帮它找到了家,那么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如果也迷路找不到家了,该怎么办呢?师生总结回答。让我们一起唱着《小青蛙找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找到自己的家来结束今天的学习。播放音乐2′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