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新志: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建于1994年,建校时就来到这里做校长的强新志,18年来一直在实践、思考,如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如今,他的办学理念引发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参观考察后,给出了同一个评价:“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在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风暴”,给传统课堂教学特别是文化课堂带来了巨大冲击。然而,学校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文化课上,学生的成长也不只是智力的发展。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德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而情商更多地需要通过德育、体育、美育等来培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这一关于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教育常常只重视智力这一个方面。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把提高升学率作为主要目标,德育、体育、美育都被挤到了偏僻的角落。在很多学校,一切为考试让路,音体美等科目常常被严重挤压,甚至被取消。如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常常只是智力得到片面发展,体质、审美毫无提高。另一方面,一些体育和艺术特长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其整体文化素养也难以提升。“搞文化的常常不重视体育和艺术,搞体育和艺术的常常不重视文化。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了。”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强新志对记者说。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20多年,但至今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多地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状况甚至愈演愈烈。强新志认为,必须回到教育原点来思考素质教育,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是正确的,但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人们不清楚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则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表述,大家都能理解,而且拿起来就可以用。强新志想,如果将德智体美各项课程一一落到实处,不就是素质教育吗?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强新志实践了他的这一想法。在这里,你看不到素质教育的标语、口号,但学生不仅文化成绩好,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而且体育和艺术素养突出,人人会拉二胡、小提琴,会画画,篮球、足球、排球样样能行。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人”上“家长把孩子送进你的学校,就把教育的关注点从关注学校教学质量转移到孩子身上了。”强新志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满意,我们必须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强新志到国外考察教育时,发现国外的校园环境、设施建设,包括桌椅板凳都做得很实用,学生使用很方便、舒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于是他想,自己的学校也要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人”上,学校所有课程的设置、环境建设等都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学校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让校园生活和课堂教学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操,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学校建设了体育馆、艺术馆、美术画室、琴房、机器人制作教室、植物园等,这些场馆的建筑面积是文化课程教学用房的2倍。有了这些场馆,学校能够在抓好文化课教学的同时,进行校本课程研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看一个学校好不好,不是看硬件是不是现代化,而是看它的功能是不是齐全完善,是不是符合教育的发展需要。”强新志说。澳大利亚两个著名的数学教授来校参观后感慨地说:“中国的学生真幸福,澳大利亚的学生受不到这么好的教育。”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来校参观后,其中一位教育局长眼含热泪激动地说:“这所学校能为学生提供这么好的教育,真是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