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郑娜硕士1984年5月生女汉族籍贯:山西省晋中市2010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工作于广东省南海执信中学探究性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李郑娜宋锋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大纲也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特别强调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Abstract:Oneofthebasicconceptsofbiologicalnewcurriculumstandardofseniorhighschoolistoadvocateinquirylearning.Thenewtextbookoutlinealsorequiresstudentsfromtheknowledgeandskill,processandmethod,emotion、attitudeandvalues,withparticularemphasisontheprocessesratherthanresults.Therefore,inquiryexperimenttrainingcoursesplaysanirreplaceableimportantroleinobservationandexperimentalskillsofthestudents.Italsocancultivatethescientificattitudetothestudents,cultivatethescientificattitudetoseektruthfromfacts,arousetheirlearninginterestandcultivatetheirscientificthinking.关键词:探究性实验高中生物教学Keywords:Inquiryexperiment,Biologyteachinginseniorhighschool生物实验课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模拟性实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但是又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就用模型来代替,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2.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而非过程。3.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等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方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1]。下面就结合《探究酶的特性》这节课谈谈我对探究性实验课的理解。1、课型结构生物探究性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归纳为以下六个环节:(1)背景下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实施实验→(5)观察现象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2]1.1背景下提出问题教师提供背景材料或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加酶洗衣粉开始分析,提出问题——酶是否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1.2作出假设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或直接由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假设——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1.3设计实验学生自主制定探究计划,提出实验步骤,选择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教师的活动只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包括哪些部分给学生提供参考的实验原理、材料仪器、反应现象及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了角色转换,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根据提供的材料仪器分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兴趣,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1.4实施实验学生自主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1.5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描述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的解释,撰写实验报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