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班泥工游戏:串串香课型美工教材简析玩泥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小肌肉群正处于发育时期,需要经常适量的锻炼来促使它更好的发育,泥工活动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方法,能促进幼儿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深受幼儿喜爱,在泥工活动中一团团泥在孩子手中不断变化,尝到“想”与“做”统一的乐趣,从而获得心里满足,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目标1、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2、复习团圆方法,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与协调性。3、激发幼儿大胆表现各种形状的食物的兴趣,乐于创作。学情简析从兴趣角度:在生活中,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吃串制食物如糖葫芦,各种炸串,对制作食物活动很感兴趣,在娃娃家中经常模仿制作各种小食物开展游戏。另外从幼儿的的已有经验角度:幼儿已掌握了团圆、压扁的技巧,有制作汤圆、小球的经验并能熟练掌握,因此设计该活动。教学难点能较均匀地分泥并将团好的泥串成串儿。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成功的乐趣;能大胆地运用团圆的技能制作。课前准备布置一个娃娃家,实物红果串、草莓串、小番茄串,橡皮泥、泥工板、塑料吸管若干,“商店货架”一只。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开始部分1娃娃来做客的情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1)出示娃娃,引起幼儿的注意,并:“小朋友们,今天你们看,谁到我们班来做客了?你们欢迎吗?(2)提问:“娃娃来做客我们应该怎样招待它呢?”“我听说娃娃跟你们一样最喜欢吃糖葫芦了,我们做点糖葫芦给它好不好?”(3)出示糖葫芦,启发式提问:“这是什么?”“谁给你买过?”“糖葫芦都是什么形状的?”“你还吃过什么口味的”。“糖葫芦是怎么作出来的?”二、基本部分1、先让幼儿尝试制作糖葫芦(1)提问:“你们想不想学做糖葫芦”1小朋友们一看到娃娃都很兴奋,注意力马上集中到娃娃身上并异口同声的说“欢迎”还有的幼儿想下位摸娃娃。2爱爱小朋友说“我们给它做点好吃的。”甜甜说“我们用橡皮泥给它做好吃的面条。”张广桥说“我们给他做西瓜吃。”听说要给娃娃做糖葫芦所有小朋友都说“好”小朋友看到实物糖葫芦后更是高兴,张广桥说“这是糖葫芦”高朵儿说“我妈妈给我买过,是圆圆的。”陈美霖:“是一个一个圆圆的。”成成说:“是一个一个红果穿起来的”爱爱:“爸爸给我买的是红果的,也是圆圆的”杨振宁说“阿姨给我买过,是橘子做的,是黄颜色的,也是圆圆的”赵庆雅说“我爸爸给我买的是猕猴桃的,是绿色的,半圆形的”刘礼宣说“我吃过山药豆的糖葫芦。”马致昀说“我吃过菠萝做的糖葫芦。”成成说:“我知道是用小棍把一个一个红果穿起来,然后放在糖锅里再拿出来就行了,我姥爷给我做过。”小朋友制作热情很高,特别是张广桥、高朵儿、爱爱、甜甜几个小朋友,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有的幼儿幼儿摇头说不会,但大多数幼儿想尝试自己做以娃娃来家做客的游戏口吻,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为制作糖葫芦打基础。通过讨论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2)“你们会做吗“(3)介绍材料,让幼儿每人自取一块泥和一个吸管,鼓励他们大胆制作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1)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示范。“小朋友想不想看看我是怎样穿成糖葫芦的?”(2)教师边讲解做法边让幼儿跟着一步一步地做。第一步:分泥。“用一块泥做几个糖葫芦,怎么办呢?”“怎么分呢?”先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把整块泥分成两块,再将其中的一块泥分成两块。第二步:团圆。“怎么把分开的泥块变成圆圆的呢?”演示:把分开的一块泥放在手心上,用另一只手的手心压在泥团上边转边团,做好一个就放在小盘中,再做下一个。团圆时,一定要绕圈搓圆,第三步:示范穿串儿的方法。用吸管将做完后的圆球从中间一个一个穿起来。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启发幼儿想像吃过见过的各种串儿制食品:“你们除了吃过糖葫芦穿成的串,还吃过什么样的串儿”(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串成不同口味的串儿“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看到过的,吃过的各种串儿,做出来送给娃娃好不好?”当幼儿自取一块泥后,张广桥一上来就将整块泥团成圆,并尝试的往管上穿;杨大圣则直接将泥穿在管上;还有的幼儿不知从哪下手;赵庆雅、马致昀、刘礼宣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