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熊跳舞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体会音乐的ABA结构。2.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大熊、小熊的形象。3.学会跟着音乐图谱打出节奏,体验参加音乐活动的快乐。二、活动准备:小熊头饰,节奏图谱、打击乐器手鼓、小铃,录音机及音乐磁带。三、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出示木偶熊),激发幼儿兴趣。熊妈妈有两个熊宝宝,一个叫大大,一个叫小小。大大长得很胖,走起路来很慢,活动起来不太方便。小小很瘦,很可爱很活泼。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跟着音乐跳舞,听音乐响起来啦它们要跟着跳舞啦!2.基本部分:1)欣赏音乐音乐配儿歌:小熊大大身体长得胖,跳起舞来咚咚咚,地板咚咚响。小熊小小个子小,转个圈转个圈,来把舞儿跳,嗒嗒嗒嗒,嗒嗒嗒,来把舞儿跳。小熊大大身体长得胖,跳起舞来咚咚咚,地板咚咚响。提问:a、大大怎么跳舞的?(请幼儿一起学小熊大大的动作,念儿歌。)小小跳得什么舞?(请幼儿一起学小熊小小的动作,念儿歌。)b、幼儿跟音乐表现小熊大大、小小的动作。2)大大跳了几次舞?小小跳了几次舞?(幼儿听音乐了解音乐的ABA结构)小结:因为大大他觉得自己有点胖,活动不太方便,想减肥,所以它跳了两次舞。小小跳了一遍舞。3.分段欣赏音乐。a.听音乐A段:大大和小小跳舞时的音乐一样吗?大大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慢、重)(大大长得胖,跳舞时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出示图谱大脚印。)b.听音乐B段:小小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又轻又快)(小小个子小跳舞时发出了嗒嗒的声音。出示图谱小脚印。)c.用一个动作表示间奏是在休息。听小熊大大在干什么?因为大大太胖了所以,跳完舞累得在喘气呢!出示小嘴巴图谱(一起学一学间奏的处理)d.听音乐A段:大大跳了两遍舞,跳两遍舞时的音乐一样吗?(一样)小结:大大跳了两遍舞,而且音乐是一样的。音乐很慢、重不欢快。小小跳了一遍音乐欢快、活泼。e.幼儿跟着图谱念节奏;跟音乐念图谱。f.用身体动作表现两种音乐(跺脚、拍手、嘴巴等)g.出示鼓和小铃,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两种乐器为大大和小小伴奏,那么大大跳舞时,应该用哪种乐器?小小呢?h.幼儿拿乐器跟着图谱分别练习大大、小小的节奏。i.听《熊跳舞》的音乐,模仿小熊大大、小小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