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P32—33页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通过自主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知识迁移。1.我们学过有关比的知识有哪些?比的意义、求比值、化简比。2.求比值。6:104.5:2.5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教学主题图。师:每周一的早上我们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答)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你们还在哪儿见过国旗?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学生自由答)师板书:师:这些国旗可不是随便乱做的,请大家观察数据,它们有什么规律吗?2.揭示比例。(1)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2)汇报并小结规律。长与宽的比值相等:或者是宽与长的比值相等。(3)师:还有什么发现吗?从这三个比中可以得到什么发现?生:60:40=2.4:1.6师:真好,像这样的式子有个名字叫比例(师板书课题)还能写出其它的比例吗?生:3.教学比例的意义。师:想一想什么叫比例?想好后,和同桌讨论。(学生思考,交流发现)生:两个比相等的等式叫做比例。师:说得太好了,(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4.进一步理解比例。(1)学生自编比例。(2)检验比例。师:如何检验写出的是不是比例?生:看等号两边的比值是不是相等。(3)归纳小结: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是两个比相等,也可以用这个条件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三、应用新知,练习巩固。1.书第P33T12.书第P33T23.下列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写出来。四、全课总结,比较概念。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意义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式相等有四项。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