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第三实验小学全员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为了使温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每一位老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业务水平,具备更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研判能力,能够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任务。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制定研修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温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积极参加研修网工作坊和学校开展的系列课堂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工作,积极积累并参与解决日常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二、基本原则1.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学校对校本研修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重点下移,在各段各年级全面开展,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工作。2.教研组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学科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特别是要整合各学科资源,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加强合作,构建研修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3.以校为本、突出特色。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活动形式。我们要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4.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目标任务1.建立校本研修示范组。学校将在全校选择一批工作扎实、成果显著的教研组作为校本研修示范组,为工作开展积累经验、树立典型。2.建立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充分调动资源优势,加强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建设。通过网络平台、教师自主选学、校本研修等多种途径,鼓励推广、转化校本研修成果。3.切实强化校本研修管理。将校本研修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研修不少于16学时,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固定每周四下午放学一个小时的校本教研时间。四、基本内容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特点我校安排以下几方面内容:1.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2.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3.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和落实;青少年健康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社团活动组织与管理等。五、基本方式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确定的基本类型和方式有:1.自主研修。基于素养提升的研修方式:每年读一本人文素养类图书,提升自身品德修养;每年读一本专业学科类图书,促进学科专业发展。每本1学时,全年认定上限2学时。2.校本教研。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围绕“一课一研”,主动参加集体备课、听课、磨课、评课等活动;按要求上好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主持同课异构、一课两上等。每项(次)0.3学时,全年认定上限10学时。3.校本培训。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以及课堂诊断、主题研讨和专题学习等活动,每项(次)0.5学时,全年认定上限4学时。4.行动研究。基于问题解决的研修方式:聚焦学校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