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鸡兔同笼教学设计鸡兔同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特别规律,使学生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3、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再认识,再分析,将列表的过程更优化。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谈话:“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周,你们可以称呼我?今日需要我们共同配合,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为了表达谢意,我为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来猜一猜,有多少?(5…)太少了?(50…)多了,(40…)少了(45…)差不多了,(46…)恭喜你,答对了,下课就由你发给同学们。2、喜爱数学吗?数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们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你们了解吗?今日,老师就向你们推举一种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1、出示问题:“鸡兔同笼,有5个头,1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1)你从中猎取什么信息?……(2)请你们猜一猜将鸡、兔可能是几只?(……)(3)把你猜的过程给大家说一说(4)板书学生的过程鸡123兔432腿181614(4)评价:从尝试简单的开始,一个一个的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方法多么简单啊?假如我们再横竖加上几条线,就成了美观的表格。看来,列表来解决这类问题还确实简单,假如现在将鸡兔的数量增加,还能解决吗(重点引入列表)2、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几只?”(1)自己先想一想如何利用列表来解决?(2)小组内沟通一下自己的想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独立完成列表。(4)汇报想法和过程小组1:逐一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腿多了,说明什么?兔子多了,怎么办?)鸡有2只,兔子有18只,那么就有76条腿,一只一只地试,学生把试的结果列成表格。通过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每多一只鸡少一只兔子,相应减少2条腿)小组2:跳跃式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要比54条腿多的多,因此,兔子的只数也可能多了很多,但是鸡的只数可以不用一只一只依次递增,而是从猜一只到猜5只(或者其它几只),当腿的条数在50到60之间,(提出问题:兔子可能是几只?到底是谁估量的更加接近呢?)引导发现:这样就减少举例的次数。并通过数据的调整来优化解题策略。小组3:取中列表——————假设鸡兔各有10只小组4:方程小组5;奥书班中学习过算术方法(让孩子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三、适时反思,掌握策略(两题任选其一)“同学们,鸡兔同笼”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观察三种列表的方法,比较异同?2、谈一谈;你们有什么感受?四、深化练习,拓展延伸1、课后练习1、2、3(比较不同—————答案是否唯一)2、通过今日的学习,有什么收获?鸡兔同笼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枚举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3、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列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今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本书《孙子算经》,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谁来读一读,你见过这类题吗?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这类问题(板书鸡兔同笼)二、探究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有鸡、有兔、20个头、54只腿,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现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