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状元二小周舒【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核心问题】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XX看到的图形是什么?侧面有什么不同?怎么区分?【教学准备】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玩偶,每人一张号码贴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请学生说一说Hellokitty的样子,看谁说得完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在听完学生回答后,请学生思考哪位同学说得更完整,为什么?引出仔细观察。二、新知学习1.画hellokitty讲解要求:(1)先在你的位置上仔细观察。(2)将你看到的样子画在纸上。(3)5分钟内完成。2.作品展示(1)请4位同学上台反馈,在学生回答自己看到的哪个面,画的是哪幅图的过程中,引出“正面、背面、侧面”。其中有两位学生画的都是侧面,从而引出对侧面的比较。(2)比较侧面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左右两个侧面的区别:一面有蝴蝶结,另一面没有蝴蝶结以及方向相反。3.换位置观察(1)请台上的4位同学按逆时针方向换位置。让大家猜他们现在看到的还是原来的图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位置的改变,带来观察的图像的变化。(2)那现在他们看到的又分别是这些放大版中(出示示范图)的哪一张?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反馈:问底下的同学“他找的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感受“将图像与物体对照时,需要想象站在对应的位置进行观察。”(3)你觉得先找哪个面最容易?那两个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有蝴蝶结、没有蝴蝶结)4.全班换位置观察要求:图不动,人动;按逆时针方向;对比“你看到的”和“图上的”。换的过程中,请学生谈谈感受。[设计意图]通过“画”、“看”、“猜”、“换”这几个步骤,让学生逐步加深感知。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图像不同的,两个侧面的区分,如找标记物、方向相反等,为后面的练习作好准备。三、例题演示1.2.四、巩固练习五、总结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正面背面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