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和蔼、连连拱手”等词语。2、读懂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品读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提意见,也要谦虚谨慎,表达自己对人物的喜爱。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画家的谦虚、不耻下问,牧童敢提意见,挑战权威。一、复习词语,初识戴嵩: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还记得他们吗?想不想再和他们见见面?(生:想)用你们响亮的声音把他们喊出来吧!(齐读课题)2.师:读得太棒了!看,老师把我们的词语朋友也请来了,跟他们握握手问声好吧!(分组读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称赞、赞扬、炸雷、呆住、和蔼、惭愧、连连拱手)二、走近戴嵩,理解“著名”:1.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和词语宝宝交过朋友了,(ppt出示戴嵩)那老师就把画家请来吧,他叫什么名字?师:他是一位怎样的画家?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介绍他吗?(指名说)师: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介绍一下戴嵩吧!生: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ppt出示)(板书著名)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一下就找到答案了。其他同学找到的请举手。(齐读)2.师:同学们都知道戴嵩是位著名的画家,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轻轻翻开课本,默读课文1、2自然段,找一找。3.反馈交流,体会“技高”:(1)师(指名一学生读):请你来回答一下。生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ppt出示)师: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师:他的画一挂出来,——(指名学生接下半句)师:他的画一挂出来,——(指名学生接下半句)师:他的画一挂出来,——(全班同学接下半句)师:老师一提问,同学们马上就能回答,反应真快!师: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了一下,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ppt出示比较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师: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指名一学生回答)师:“一……就……”让我们知道了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很短的时间内人们马上就过来观赏了,说明他确实是非常——著名。(指着板书)(2)师:这么著名的画家,(引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同学们能不能学着用“一……就……”这个句式来说一句话?生1:妈妈一着急,就直跺脚。(师:真是一位急性子的妈妈)生2:……师:老师要表扬这个同学,他一站起来,就犹如一棵笔直的小树。生3:……(3)师:除了这个句子,你还找到哪个地方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生1: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ppt)师:“没有不”是什么意思?生1:都点头称赞。师:那应该怎么读呢?(生再读)师评价有进步。师:这么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价格可不一般了,不是人人能买到呢。谁再来读?生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师:这“大价钱”要比普通价格高出很多很多倍。说明戴嵩的确非常有名!怪不得——师导读:怪不得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怪不得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4.师:这么著名的画家,他是怎么画画的呢?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这里有两个特别难的词语你都读准了,真不错!其他同学你注意到是哪两个词语吗?生: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戴嵩的《斗牛图》。(ppt出示)师:你能看出来哪儿是浓墨涂抹吗?生答:……师:浓墨涂抹是国画中一种画法,指用浓重的墨汁来描画,那应该怎么读?(指导学生读)师:轻笔细描是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那应该怎么读?(指导学生读)师:把这两个词放回到句子中我们再读读。生齐读: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戴嵩是这样画画的——(生读句子)(ppt出示)师:闭上眼睛我们仿佛看到了戴嵩画画时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点头微笑。你能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来写一句话吗?(ppt出示)生汇报。5.师:同学们已经和“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式交上好朋友,老师真心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