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授课时间:班级:姓名:评价: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的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5题。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索长方体特征。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直观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关系。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1、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3、拿一个长方体实物,看看长方体有哪几个面?二、课堂助学1、导入新课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并不陌生,特别是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在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出示书上第10页的例题图),它们都是长方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2、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个面。(2)长方体不是有6个面吗?还有3个面在哪儿?(师生互动)(3)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都是先画出能够看到的三个面,再用虚线勾出看不到的面。(动画演示:一个实物图——图案隐去——颜色慢慢隐去——出现虚线勾出的3个面)(学生画一画长方体的立体图)(4)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图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及其面、棱和顶点(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认识一下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刚刚说到了长方体的面,它只是组成长方体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在屏幕上直观图旁出示: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指名读一读。(2)这是长方体的前面、上面,这两个面相交的线是长方体的一条。这是长方体的三条棱,它们相交的点是长方体的一个。(课件演示)老师只是介绍了这个长方体的一条棱和一个顶点,你能找出更多的棱和顶点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实物上的棱和顶点,说给你的同桌听。(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面棱顶点)谁能上来指出这个长方体的棱和顶点?(指直观图)4.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那么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请你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课件出示这一要求)(1)谁来汇报一下,关于“面”你知道了哪些?根据回答板书板书:面6个(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出示教具)相对的面完全相同(2)长方体的棱有条?你能有顺序地数一数长方体的这12条棱吗?我们把同一方向上的棱称为相对的棱,你看这4条棱都在同一方向上,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组。还有哪几条棱也是一组相对的棱,谁能到图上来指一指?(生上黑板指,课件随机显示)长方体有组相对的棱,每组有条?现在你知道这12条棱有什么特点了吗?(3)最后来看看长方体的顶点,有个?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8个。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刚才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做顶点,这也就是说过长方体的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通常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课件演示)6、同步练习:(1)练习三第1题:看图写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长()cm长()cm长()cm宽()cm宽()cm宽()cm高()cm高()cm高()cm(2)练习三第2题(如右图)(1)长方体的上面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2)长方体的前面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3)长方体的右面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4)长方体的下面、后面和左面分别和、、完全相同。7、自学正方体的特征。想一想,如果将长方体的长、宽、高调整一下,使长、宽、高相等,会得到什么形体呢?(课件演示将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它也叫立方体。出示一个正方体实物:它又有什么特征呢?(板书:正方体)请各小组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利用课前准备的正...